页面

2013年1月7日星期一

成都艺术家徐泽和新西兰艺术家 Tim 联袂举办《陌生的诗意》画展

成都艺术家徐泽和新西兰艺术家 Tim 联袂举办《陌生的诗意》画展




徐泽和Tim Croucher的双个展正在新西兰Waikato博物馆举办,这是成都与汉密尔顿两个城市的艺术家首次联袂举办画展,对于两地绘画艺术及城市文化之间的交流来说,这次画展无疑具有特殊的意义。更具意味的是,两位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艺术家所展出的作品都以“风景”为题材,准确的说,是以意象化的风景及风景中的人、事、物的符号营造画境,并以隐喻的方式表达人与所处环境的关系以及自我的情感向度。

在徐泽的《家园》、《寂地》系列作品中,作者运用中国传统山水画构图并加以转换,在空寂的画面中营造出一个冰冷的无我之境——不是物我两忘,而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隔绝与封闭。画面所表达的不仅是残酷的现实,也是深藏于人们内心的不安。青绿山水的元素给画面带来了视觉变化,而与之并峙的断壁残垣则表现出“传统”的碎裂,“废墟”的意象表达出对文明的忧虑,传统国画元素与城市废墟的并置不仅呈现出历史和时间的张力,更暗示了传统与现代价值对峙的强度。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在符号层面上应用了传统山水元素外,徐泽这批作品的表达方式、画面所表现出的冷峻感、对现代文明不断介入自然环境而导致破坏的强烈控诉、超现实主义手法的运用等,都与传统山水大异其趣,而与西方的后现代主义差相仿佛。与之相应的是,Tim Croucher的作品虽然取材于新西兰风光,其绘画语言也来自于西方体系,但其艺术精神却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有着神奇的相通之处。

Tim Croucher这一系列作品的构图、色彩、笔触都极为单纯,低明度的蓝、黄、棕 、灰等色彩的运用烘托出画面宁静而梦幻的气氛。河湾游泳的三三两两的人,水面上缓缓行驶或随波晃荡的小船,沙滩上和小船上伫立的男子,远处低缓而绵延的山丘,作者用温暖而忧伤的笔触描绘他生长于斯的土地与风景,平淡中显现出田园牧歌般的情调,这是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的融合,是淡而不淡、不淡而淡的意境,是“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禅境。

我们不能妄测Tim Croucher曾受到多少东方文化的影响,但无论思维方式有着多大的差别,就人类的终极福祉来说,东西方文化的价值诉求有着相通的部分。在现代的进程中,各民族国家之间文化的交流融合已成趋势,从这个角度来说,对异质文化的借鉴和吸收十分必要,正如我们在徐泽和Tim Croucher的作品中所看到的那样,对他者的借鉴与吸收丰富了自我的体系,让两位艺术家的创作能够以“陌生化”的全新视角,以不同的方式去观看和表达,也使观众有此机会,领略和品味来自异域的陌生的诗意。



晚晴将于1月9日(星期三)组织前往参观。欢迎会员踊跃参加,10:00在博物馆门前集中。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