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12年11月20日星期二

港报:习近平讲话初露治国方略 中国发展更具信心

港报:习近平讲话初露治国方略 中国发展更具信心




  香港《大公报》19日刊出社论说,习近平15日在记者会的讲话中便描绘出未来的治国策略,虽然走向现代化的基本国策不会改变,但在习近平班子领导下,预期中国的发展将可掀开新页。文章说,改革与创新,乃推动今后发展必备元素,讲话显示的新风尚,令人对中国经济的前景可更具信心,从而有利于推动发展。

  文章摘编如下:

  中共十八大选出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班子,中国以至全世界都对习班子的政策取向高度关注。习近平在记者会的讲话中便描绘出未来的治国策略,虽然走向现代化的基本国策不会改变,但在习班子领导下,预期中国的发展将可掀开新页。

  讲话本身就是改革与创新的结晶。其文风言简意赅,且针对性很强,革除了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官话作风,代之者是求实重效率的务实新风。讲话中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具实践操作性而非唱高调说空话,尤其可贵者是有观念创新且层次分明,由执政责任说到施政目标和推行路向,形成了一套逻辑精密全面覆盖的科学治国方略。改革与创新,乃推动今后发展必备元素,讲话显示的新风尚,令人对中国经济的前景可更具信心,从而有利于推动发展。

  讲话中首先令人瞩目的,是对国家的“双责任”提法:对民族的责任是要继续民族复兴大业,对人民的责任是要达致所向往的美好生活。为了达到两大责任所要求的目标,则须在经济及政治上同时作出努力:在经济上要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社会生产力,并走向共同富裕。在政治上则要从严治党,解决贪腐等各种问题,“打铁还需自身硬”。

  “双责任”提法有机地结合了民族复兴与改善民生的两大目标:若人民生活困厄便遑论民族复兴,而没有民族复兴便没有持久及不断提升美好生活的基础。当代中国人必须踏着先贤先烈的复兴大业足迹前进,在这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转折时刻,必须抱有历史使命感,也只有这样才可分享作为中国人的荣耀与尊严。两大责任同时是推动经济发展上台阶,和达致现代化的巨大动力。追求美好生活自然是努力向前的动力,使命感更可在市场经济的利润及收入回报外,增加了精神上的激励,令广大人民在建设工作上更有豪情壮志,也更有利于推动产业升级与科技发展。不少重大建设及创新成果,就是为了回应外国的禁制或轻视而来的,它们向世界显示了中国人的能力和决心,中国必可重新站到先进的行列中。

  讲话中还为发展指出了重要的原则及方向。其一是幸福要从辛勤的劳动中来,不会有从天上掉下来的民族复兴与美好生活,要享有成果便先要付出,要消费便先要投资。由于中国仍在发展初段,并要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便更要多点辛勤。其二是高度重视教育,把“更好的教育”列为美好生活的首项。从人民长远利益和国家发展的角度看都应如此。

  这完全切合当前中国的发展阶段,特别是经济走向新发展模式和升级转型的需要。无论是竞争力基础由劳力密集低成本优势转向资本、智力及技术密集优势,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以自主创新技术引导走跨越式发展之路,应对人口红利消失的影响,和促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等多方面,都要求有更高教育水平的员工。对于国民,也必须通过教育实现自我增值及提高水平,否则难以适应现代化生产与生活的更高要求。故无论从发展与个人角度看,教育作为人力资本开发的工具,排在首位十分恰当。这也充分显露了习班子的高瞻远瞩,和能准确地抓住关键因素。

  当然,前路不会无风无浪,但具有改革动力及创新能力的习班子,必可引领中国及其人民大步向前走近目标。



【编辑:程涛】

2012年11月19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