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13年4月14日星期日

陶波旅游散记

陶波旅游散记


旅游,不仅是中青年人的爱好,也是老年人愉悦身心的最好方式之一。4月10日,80位平均年龄已过古稀之年的汉密尔顿华人晚晴活动中心会员在理事会的精心组织安排下,到陶波湖及其附近地区旅游,这是晚晴自成立以来组织会员出外旅游行程最远的一次,也是人数最多的一次。

上午9时40分,会员们分乘两部大型巴士,迎着朝阳从汉密尔顿准时出发。一路上,我们这一车的会员在秘书长林喜成的主持和带动下,车厢内歌声此起彼伏, 欢声笑语不断,大家仿佛又回到了青年时代。车窗外,沿着一号公路两侧,草场连绵,林木葱郁,牛羊成群,在欢声笑语中,大家饱覧着沿途如画的风景,也是莫大的精神享受。

途中,我们分别在蒂劳镇和哈图帕图岩作了短暂停留。蒂劳镇是一个具有新西兰建筑文化特色的小镇,大家饶有兴趣地观赏了用波纹铁作建筑材料,造型分别似犬、似羊的两座奇特建筑。哈图帕图岩是一块巨形岩石,岩石中有一个巨大的孔洞,在当地毛利人中流传着一则神话传说—一个叫哈图帕图的人被可怕的鸟女人Kurangaituku抓走,他设法逃出后鸟女人紧追不舍,到了这块岩石旁,岩石奇迹般地打开了石门,哈图帕图藏身石室,逃过一劫。 有人说,在岩石上仍可见鸟女人的爪痕。大家纷纷在岩石旁留影。

12时半,我们到达了在新西兰享有盛誉的胡卡瀑布。下车刚走几步,大家就被不远处的流水轰鸣声吸引,纷纷快步走到小桥上,桥下正是 怀卡托河上游的峡谷段,只见那浅蓝色的清澈河水咆哮着、翻滚着、撞击着,卷起无数绚丽多姿的浪花,在最窄处,雪白的浪花堆砌重叠,远处望去,形如堆雪。在峡谷的尽头断崖处,巨大的水量以排山倒海之势喷泄而下,响声如雷,气势磅礴 ,那雪白的水花如泡沫般四处飞扬,毛利人将其命名为胡卡(泡沫),也算名副其实。在小桥上,在河岸边,在瀑布旁,人们在惊叹声中欣赏着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享受着壮观美景的盛宴。

下午1时左右,我们来到位于陶波湖滨的陶波镇,大家在草地上匆匆用过自带的简单午餐后,无暇细细观赏陶波镇宽阔的马路、色彩靓丽的各式建筑,纷纷聚集在湖岸边观赏陶波湖美景。同样是水景,在胡卡瀑布展示的是流水的动态美,观赏时人人心潮澎湃;而在陶波湖,则呈现出另一种美—宁静的美、壮阔的美、色调的美。那波平如镜的壮阔湖面,那碧蓝如玉的水色,那环绕湖岸的青翠森林,无不使人心旷神怡,陶醉其中。静中也有动。近看,成群的海鸥在岸边觅食,大型游船在湖面上缓慢移动,喷射快艇拖拽着色彩斑斓的滑翔伞在空中快速飘移;远眺,数座距离数十公里之遥的活火山正在喷云吐雾,山顶上还覆盖着皑皑白雪,这可是人生难得一见的奇观,有不少人用望远镜观察,更加清晰可见。有幸站在这号称世界第一大火山口湖的湖畔,观赏着静中有动,动静和谐的美景,相互指点着,议论着,大家的心情都有些激动。真难以想象,如今如此宁静的大湖,大约两千年前这里曾发生过一场震天动地、影响世界气候达数年之久的火山大爆发。大自然的威力,始终让人敬畏。

因时间关系,我们无法在此多流连,于下午2时半依依不舍地离开陶波,前往下一个景点——月亮火山口。

月亮火山口是一个十分奇特的自然景观。首先,它不是通常意义上由地下岩浆喷发而形成的火山口,据资料说明,它是由于上世纪50年代因附近兴建地热电站大量抽取地下热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压力减小,使这里的地下热水和热气喷涌而出形成的,实际上是一处地热景观;其次,它不是一个单一的口,而是在一片略近圆形的广阔范围内分布着数个因喷发猛烈而塌陷的大坑口及数以十计的小喷口;再者,据朱会长向景点的工作人员了解到,这里之所以被称为为月亮火山口是因为地热涌出的早期,过热的地表使得这里寸草不生、类似月球表面而得名。

景区内铺设有方便游客观光的步行栈道。大家望着那漫山遍野从地底下喷涌而出的缕缕蒸汽,顿时忘却旅途劳顿,兴致勃勃地漫步在栈道上,走近些,再走近些,直到面部已经感受到热汽袭来,才恋恋不舍地走向下一个喷汽口。在几个大喷气坑里,又分布着数十个小喷气点,炽热的蒸汽从坑底、从四周的岩壁和泥土缝隙里喷出,有的连续喷涌,有的吐吐停停。那喷出的蒸汽,有的直线上升,到数米空中散化;有的成团状涌出,翻腾着上升,直到随风飘散。据说喷气口并不固定,有的老喷气口,现在已不再喷气,只留下塌陷的坑口,而新的喷气口随时都可能形成,因此步行栈道也会随时移动。在各个喷气口周围,现在已遍布绿色植物,那是已适应这热气腾腾的地表条件而繁衍出的奇特新物种。

一个个奇特的景观,带给大家一个个奇特的感受和惊喜。大家在一饱眼福的同时,没有忘记拍下可以值得回味的影像。在晚晴的老人中,大多备有照相机,许多人拍了数以百计的景观照、人物照。尤其是女同胞们,虽然大多已过花甲古稀之年,爱美的天性不减当年,每到一处景点,她们欢叫着,跳跃着,宛如又回到少女时代,她们或互相拍摄,或请人帮助,处处留下倩影。 摄影的最高潮出现在陶波湖畔,个人照、夫妻照、多人集体照,这可忙坏了裘福春、陈锦荣两位,他们在晚晴堪称摄影大师,不仅摄影技艺精湛,而且热心为大家服务,大家都喜欢找他们拍照,他们则一概来者不拒,且经常主动出击。裘医生虽然行动不太利索,但晚晴的每次活动,他总是跑前跑后地抓拍,其热忱服务的精神令人敬佩,有人戏称他是晚晴没有挂名理事头衔的实际理事。

旅途中,互帮互助的友爱精神、不畏艰难的精神随处可见,上下车时相互照顾,午餐时大家互相品尝自带的美味,无拘无束。在月亮火山口步行达1个多小时的参观途中,许多人主动搀扶着腿脚不便者慢慢移步,其中有一段颇为崎岖的山路,十分难走,许多人都走的气喘吁吁,但大家却把它当成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在相互鼓励中顺利走完了全程。几位年过80的老人也不甘人后,始终没有掉队,其中推着轮椅的陈凤与老先生还一路谈笑风生,没有丝毫倦意。前不久因脚部受伤的徐占楼先生不想放弃这次难得的机会,硬是拄着拐杖跟大家一起走完了全程。靠推着轮椅行走的唐庆坤女士因不知山路崎岖,也上了山,在进退两难的情况下,王庆邦、孟秀娥、郭 冰、林喜成和张逸仙等 热忱地伸出援手,半推半抬,帮她顺利度过难关,其情其景,十分感人。有人称之为这就是晚晴精神,我想也是。

在月亮火山口景点 入口处,竖着一幅包括附近景点位置的示意图,有人发现图上有两处都标注着胡卡瀑布的英文字,因看不懂边上的其他英文,大家七嘴八舌,一头雾水。我们队伍中的最年长者徐春萱老先生平时爱学习、善思考,他不声不响地查看随身携带的电子词典,发现其中有一处标注的是胡卡瀑布游船码头,帮大家解开了迷团。

参观完月亮火山口,大家欢聚在景点门口集体合影留念,随后乘坐巴士,追着夕阳,踏上归途。在车上,虽然有人略感疲劳,却依然余兴未尽地沉浸在旅游的兴奋之中,一路上仍是欢声笑语不断 。当晚6点半,巴士顺利回到汉密尔顿汽车站,顺利结束了一整天紧张有序、愉悦欢快的旅游参观活动。



文稿:李元松 摄影:裘福春














































                  在峡谷的尽头断崖处,巨大的水量以排山倒海之势
                   喷泄而下,响声如雷,气势磅礴


2 条评论:

  1. 李元松文稿、裘福春摄影照片已在新西兰天维网和纽西兰中文网上刊登,点击刊登:http://radio.skykiwi.com/party/2013-04-14/158149.shtml看天维网报道。
    点击:http://www.nzchinese.com/bbs/thread-259239-1-1.html看纽西兰中文网报道。

    回复删除
  2. 点击http://www.chinanews.co.nz/bencandy.php?fid=1&id=128142,看中华新闻网报道。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