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18年5月26日星期六

晚晴十年的十四大成果

晚晴十年的十四大成果

   弘扬了中华文化和晚晴精神:由最初的十几个人,发展到今天的160人,历经多少坎坷和风风雨雨。晚晴越来越成熟了,越来越发展了。这十年是胜利的十年!在历届理事会的辛勤领导下,在晚晴人的不懈努力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归纳起来大体有如下成果:
1、成立了合唱团,老年人三次登上哈密尔顿市中秋晚会舞台,演唱歌唱祖国等爱国歌曲。弘扬了中华文化,扩大了中国的影响。
2、成立哈密尔顿市第一支正能量华人圣诞游行队伍,人数之多、形式之活泼多样、气氛之热烈,在游行队伍里首屈一指,为此得到了市里一等奖。
3、成立了舞蹈队,广场舞队,太极队,参加了多次社会公益演出活动。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现任会长黄鹤荪、副会长陆春化、秘书长严慧芬和各位理事都是这些公益活动的带头。
4、阶段性的成立了写作宣传小组,在新西兰主流报纸、天维网站上刊登了晚晴人写的多篇描述晚晴活动的报道文章,受到华人的一致好评。
5、举办了多次各种讲座,如养生保健、毛利社团、少数民族风情、非洲人生活、养老院介绍、地理知识、军事知识、乐理知识、厨艺知识、种菜知识等等。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极大地丰富了晚晴人的文化生活,开阔了大家的眼界。
6、交流了种菜经验。王庆邦、陈裕兴、刘德江、黎跃宇等介绍自己的种菜体会,拓展了业余生活,提高了老年人生活情趣,同时丰富了各家的餐桌。
7、提倡老有所学。讲座课和小范围交流相结合使得30%的晚晴人学会了摄影初步知识,电脑后期制作知识和小视频制作知识。在这方面,裘福春、郭冰等为晚晴做出了突出贡献。
8、建立了晚晴人通讯联络平台。200多户家庭能够互相问候、交流信息、解决了老人在国外孤单、寂寞的大问题。
9、成立了老年关爱体系。对晚晴人实施体贴关爱。经常对生病的老人、超过80岁的长者、行动不便的晚晴人进行走访和慰问,给80后的长者过庆寿日活动。关爱小组组长郭冰老大姐自己也是80后了,但是为关爱他人从不辞辛苦,把晚晴的关爱送到每个需要关照的家庭,体现了晚晴大家庭的温暖,她为此也受到了全体晚晴人的交口称赞。
10、采取独立办学和联合办学的不同方式,成立了英语学习班。使晚晴人能够免费学到英语知识,为更好适应国外生活、使大家更快地融入以英语为主的社会,朱明元老师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1、为促进民族团结做出了贡献。晚晴人多次参加哈密尔顿市的多元文化节,演出了许多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精彩节目,受到各民族群众和政府的好评。晚晴人多次参加了印度族的传统灯节、毛利族的新年庆典活动,还协办了彩虹华社举办的1—10届华人运动会,受到了好评。所有这些活动都促进了民族团结、弘扬了中华文化,也为晚晴人争取了荣誉,扩大了晚晴的知名度。
12、多次慰问了洋人敬老院如ASSISI RESTHOME&HOSPITAL。前会长朱明元和武艳霞多次亲自带队对敬老院孤寡老人进行了慰问,并给老人表演了中国传统的节目太极扇、东北二人转、民族歌舞和女声合唱等。受到了养老院几十位老年朋友等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养老院经理还给大家介绍了入院条件、待遇、缴费情况,进行了友好等互动。
13、邀请了政府机关、相关部门和国内专家来晚晴讲座,对了解新西兰政府移民政策、我国政府对华侨、华人的相关政策、方便办理各种有效证件、扩大知识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例如我们请中国国务院侨办海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新西兰食品工业协会院士来晚晴进行乳制品知识讲座、请政府移民局来讲解移民政策、请哈密尔顿市警察厅警官讲安全常识、利用晚晴人的亲属、国内知名的科研工作者、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化学工业学院院长、国家863计划专家组副组长来探亲的机会,给我们进行了生物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有关转基因知识讲座。这些活动既有利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又扩大了我们的知识面,丰富了老年的业余生活。
14、2011年基督城大地震,我们晚晴为灾区捐款2000元救灾款。发扬了不分民族不分国籍的大爱精神,受到了有关部门的好评。
以上成果将载入晚晴发展史和必将载入哈密尔顿华人发展史。
                                                                                                        王供稿:王庆邦 
2018.5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