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18年5月10日星期四

我们生活在新西兰

                             我们生活在新西兰
                                          -- 记晚晴兴趣交流小组的一次活动


今天(5月9日)是晚晴兴趣交流小组成立后的第四次活动,主题是《我们生活在新西兰》,谈谈你来新西兰的感受、体验、收获、感悟和困惑。兴趣小组付组长冯伯森老师首先发言,他对新西兰的感觉是:气候好,环境好,人缘好。当地人素质髙,有礼貌,不管认识与不认识的人,见面都会主动给你打招呼,感觉很温馨、友好,使我深受感动。从此,我也养成了面带笑容,主动跟别人打招呼的习惯。这是很好的社会风尚,是社会和谐进步的标志。在国内这样的情景很少见到的说到这里的自然环境,他兴致勃勃,赞声不绝,这是他热爱这片热土的重要原因之一。他说,在国内原单位的人见到我,都称我为冯老。可是在晚晴这个大家庭里,80后的老人很多,到今年,差不多占晚晴人数的三分之一了。他(她)们大都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有的能歌善舞,还能登台演出;有的挥笔捷书,写文引领正义。他说,在这个群体里,我显得年轻了,更有不甘示弱的底气了,应该更多的为80后做些能所力及的工作。这就是我来新西兰的一点感受吧。
徐春萱老人在发言中说,我们这些人来新西兰的目的,是帮助子女照顾好我们的第三代,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做好自已的工作。大家在新西兰的孩子都是好样的,人之精英,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不同的岗位上,奋力拼搏,为这个国家,作出了贡献,创造了财富,同时,也实现了自已的梦想。我们也能挺直腰板,无愧于心,成为新西兰理所当然的一员。陆桂兰就新西兰的医疗服务工作,谈了自己的体验。她说,在一次体检时发现自己得了乳腺癌,在初发期癌细胞还不大,只有0.4公分。医院立即给我作了切除手术。术后,害怕复发,我也十分担心。医院也把我作为特殊病症,n纳入跟踪监测对象。此后,医院经常打电话或直接派医生上门服务,了解情况,直到现在。使我十分感动。充分说明新西兰政府和医疗卫生机构,对人民健康的髙度重视,体现了以民为本,人性化服
务的良好风尚。
王建寅会员谈到他来新西兰前后的思想斗争。他1996年来新西兰的。由于长期生活在一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对多党轮体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新西兰完全不了解,产生了怀疑和恐惧心理,担心到新西兰后能否适应环境,坚持下去。当我踏上这
块神奇的国土,事实证明,我原先的想法多么幼稚。新西兰是一个民主,开放,平等,和谐的国家,很快适应了这里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目前,我们家实行的是“一家两制”制度,国内的孩子,享受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幸福生活,国外孩子,分享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民
主生活,各得其所,其乐融融。
曲美琴,郑萤大姐也先后发言,各自谈了在新西兰的切身感受。
座谈会历时一小时,于上午11:30点结束。参加坐谈的会员有30多人。


 文稿、摄影:鲍培松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