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新西兰大选FPP多數票當選制和STV可轉移單票制介绍
大家知道,此次地方选举中,汉密尔顿将对2016年和2019年选举在FPP和STV两个制度中采用哪种选举制度进行选择表决。现将2011年新西兰大选FPP多數票當選制和STV可轉移單票制介绍于下,供大家在此次地方选举中对FPP和STV制理解作参考:
FPP–多數票當選制
議會中共有120名議員。120個選區中,每個選區(包括毛利選區)選舉出一名議員。
每位選民有一張選票選出代表自己所在選區的議員。得票率最高的候選人勝出,其得票數不需要超過半數。
大黨派(尤其是獲勝的政黨)在議會中的席位比例通常大於其在全國各地選票中的得票率。小黨派獲得的議席比例通常低於其選票的得票率。
政黨組閣政府通常不需要與其他政黨達成聯盟或協定。
STV–可轉移單票制
議會中共有120名議員。每個選區可有不止一名議員,這也包括毛利選區。這120名議員可能分佈在24到30個選區中,每個選區的議員人數達3至7人。
每位選民都有一張可以轉移的選票。選民可以按照自己的選擇對所有候選人進行1、2、3等順序排序,也可以按照自己擁護的政黨預先公佈的候選人排序進行投票。
議員當選需贏得規定的最低票數。最低票數由每個選區的選民人數及需選出的議員人數決定。“首選人”達到最低票數即當選。如果選區仍有空缺議席,則會按如下兩個步驟實施。
第一步,當選的候選人超出最低票數的選票轉移給這些選票中排在下一位的候選人。轉移票數後達到最低票數的候選人即當選。
第二步,如果選區仍有空缺議席,得票率最低的“首選人”被淘汰,被淘汰候選人的選票轉移給該選票中排在其之後的候選人。
重複上述兩項步驟,直至議席名額用完。
每個政黨當選議員的人數大致為該政黨在全國選區中“首選人”選票的比例。
政黨之間通常需要達成聯盟或協定才能組閣政府。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