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党利用财大气粗的优势,频频召开高档晚宴,招待有钱人;工党则使用公款,在国会的“作战室”集合了秘密研究人员,调动传媒,准备大干一场;绿党早已捷足先登,几周前已经对一万个潜在支持者进行挨家挨户的寻访;优先党则以更多的茶点静悄悄地讨好该党的核心支持群体:“银髮权力”。
街头新来的顽童“互联网-马纳”联合党也不可小覷,它有一批富有选战经验的活动人士,以及一批年轻党员,虽然幼稚,但数量可观。更为重要的是,该联合党得到了互联网大亨Kim Dotcom的大笔金钱支持。
但民调已经开始固化,似乎没有什么能够衝破这种固化。由此看来,选民们可能早已经心中有数。或者,他们拒绝提早参与,是因为想等到大选全面铺开,各党政策不再变化的时候才发表自己的看法。
但就目前的民调结果来看,情况好像更倾向于前者。这是让反对党担忧的事情。如果他们不能在国家党的地盘上攻城略地,那就只好在各个反对党派自己之间互相残杀。
这一点已经初露端倪。那就是,各反对党派都在绝望地寻找国家党还没有提出解决方案,但一旦提出就可以燃起火焰的社会问题。
“互联网-马纳”联合党的出现激化了狗咬狗的竞争。他们相互撕咬的场所就是那些还没有决定是否支持国家党的中偏左选民。这些选民认为,反正国家党一定赢得大选,投不投票已经没有意义。在此情况下,国家党可能遭殃。这些飘忽不定的选民虽然过去曾经投票支持约翰‧基,但眼下可能会认为反正他已经稳操胜券,不需要他们的选票了。
工党领袖坎利夫(David Cunliffe)对目前的民调不屑一顾。他认为,只有最后的投票才说明问题。表面的平静之下酝酿著愤怒的爆发,只有到了大选日才能见分晓。这种爆发将会把国家党掀个底朝天。
但表面的平静也可能更有利于国家党。总的来说,当政界大佬们开始聆听选民们那些显得自私的愿望时,约翰‧基领导的国家党总是能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除了在国有资产上很多人对国家党持保留意见外,国家党在过去三届大选中没有在任何其他问题上得罪过中间选民。但凡在一些问题上得罪人,国家党也只是在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上略有抵牾,如情报机构对公众的监视。
目前的国家党与谨小慎微的工党几乎没有什么区别。这使得反对党要攻击约翰‧基和国家党变得异常困难。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中偏左政党都採纳一个容易和简单的办法,那就是抹黑约翰‧基的个人形象。
这个策略的期望是,如果工党能够再次抓住公众的注意力,让他们发挥想像,借此放大约翰‧基迴避远景政治和鼠目寸光的政策,那么,公众就会对约翰‧基表示厌倦。不过,在本次大选中,这样的策略是否奏效,还是个问题。
决定大选胜负的七个关键因素
一、约翰‧基个人的声望 总理本人是国家党的最大资产。虽然即使没有他,经济的显著好转很可能同样能使国家党战胜工党,但却可能得不到足够的支持率来赢得第三届大选。国家党内没有第二个人具有同样魅力,可以横跨政治边界赢得那些从不支持国家党的选民。
二、“不要变化” 本次大选与2002年和1987年的大选如出一辙,当时执政的工党再次赢得大选已毫无悬念。而且,当时的工党还面临著比现任国家党还要多的各种反对声音。目前,对于反对党推出的“改变”信号,选民似乎已经感到了厌倦。他们会问:“为什么要改变?”但与以往不同的是,国家党已经有效地侵蚀掉了盟友党的选票。这使得它处于微弱胜出或刚好败选的境地。
三、谁来替代
新西兰人是否已经准备好了要选出一个中偏左的政府?由工党、绿党、优先党、互联网-马纳党组成的政府?或由这些政党编排组合后形成的一个政府?选民是否能接受这样的一个事实:赢得最多选票的政党不再是组成政府的一部分?
四、“缺失的百万” 上次大选中有80万选民没有投票。这使得工党相信,如果他们能够获得这些人中的一部分选票,他们就能获得巨大的好处。然而,更准确的估算应该是,2011年和2008年大选中的差额,亦即投票人数增加了大约18万。这大致等同于工党在两次大选中失去的票数。
五、经济因素 经济健康指标一个时期以来一直对国家党有利。在这种光明的前景中,国家党面临的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就是利率上升。
六、互联网党搅局 互联网党与马纳党的联合,可能获得Waiariki的选区票,加上Hone Harawirazl在Te Tai Tokerau的选区票,这个联合党就能获得两个国会议席。如果工党赢得两个毛利党拥有的席位,那国家将失去一个重要的支持伙伴。民调常常低估了优先党的支持率,优先党肯定会捲土重来,虽然胜率不会很高。如果它不能得到百分之五的选票,国家党就可以欢庆胜利了。
街头新来的顽童“互联网-马纳”联合党也不可小覷,它有一批富有选战经验的活动人士,以及一批年轻党员,虽然幼稚,但数量可观。更为重要的是,该联合党得到了互联网大亨Kim Dotcom的大笔金钱支持。
但民调已经开始固化,似乎没有什么能够衝破这种固化。由此看来,选民们可能早已经心中有数。或者,他们拒绝提早参与,是因为想等到大选全面铺开,各党政策不再变化的时候才发表自己的看法。
但就目前的民调结果来看,情况好像更倾向于前者。这是让反对党担忧的事情。如果他们不能在国家党的地盘上攻城略地,那就只好在各个反对党派自己之间互相残杀。
这一点已经初露端倪。那就是,各反对党派都在绝望地寻找国家党还没有提出解决方案,但一旦提出就可以燃起火焰的社会问题。
“互联网-马纳”联合党的出现激化了狗咬狗的竞争。他们相互撕咬的场所就是那些还没有决定是否支持国家党的中偏左选民。这些选民认为,反正国家党一定赢得大选,投不投票已经没有意义。在此情况下,国家党可能遭殃。这些飘忽不定的选民虽然过去曾经投票支持约翰‧基,但眼下可能会认为反正他已经稳操胜券,不需要他们的选票了。
工党领袖坎利夫(David Cunliffe)对目前的民调不屑一顾。他认为,只有最后的投票才说明问题。表面的平静之下酝酿著愤怒的爆发,只有到了大选日才能见分晓。这种爆发将会把国家党掀个底朝天。
但表面的平静也可能更有利于国家党。总的来说,当政界大佬们开始聆听选民们那些显得自私的愿望时,约翰‧基领导的国家党总是能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除了在国有资产上很多人对国家党持保留意见外,国家党在过去三届大选中没有在任何其他问题上得罪过中间选民。但凡在一些问题上得罪人,国家党也只是在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上略有抵牾,如情报机构对公众的监视。
目前的国家党与谨小慎微的工党几乎没有什么区别。这使得反对党要攻击约翰‧基和国家党变得异常困难。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中偏左政党都採纳一个容易和简单的办法,那就是抹黑约翰‧基的个人形象。
这个策略的期望是,如果工党能够再次抓住公众的注意力,让他们发挥想像,借此放大约翰‧基迴避远景政治和鼠目寸光的政策,那么,公众就会对约翰‧基表示厌倦。不过,在本次大选中,这样的策略是否奏效,还是个问题。
决定大选胜负的七个关键因素
一、约翰‧基个人的声望 总理本人是国家党的最大资产。虽然即使没有他,经济的显著好转很可能同样能使国家党战胜工党,但却可能得不到足够的支持率来赢得第三届大选。国家党内没有第二个人具有同样魅力,可以横跨政治边界赢得那些从不支持国家党的选民。
二、“不要变化” 本次大选与2002年和1987年的大选如出一辙,当时执政的工党再次赢得大选已毫无悬念。而且,当时的工党还面临著比现任国家党还要多的各种反对声音。目前,对于反对党推出的“改变”信号,选民似乎已经感到了厌倦。他们会问:“为什么要改变?”但与以往不同的是,国家党已经有效地侵蚀掉了盟友党的选票。这使得它处于微弱胜出或刚好败选的境地。
三、谁来替代
新西兰人是否已经准备好了要选出一个中偏左的政府?由工党、绿党、优先党、互联网-马纳党组成的政府?或由这些政党编排组合后形成的一个政府?选民是否能接受这样的一个事实:赢得最多选票的政党不再是组成政府的一部分?
四、“缺失的百万” 上次大选中有80万选民没有投票。这使得工党相信,如果他们能够获得这些人中的一部分选票,他们就能获得巨大的好处。然而,更准确的估算应该是,2011年和2008年大选中的差额,亦即投票人数增加了大约18万。这大致等同于工党在两次大选中失去的票数。
五、经济因素 经济健康指标一个时期以来一直对国家党有利。在这种光明的前景中,国家党面临的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就是利率上升。
六、互联网党搅局 互联网党与马纳党的联合,可能获得Waiariki的选区票,加上Hone Harawirazl在Te Tai Tokerau的选区票,这个联合党就能获得两个国会议席。如果工党赢得两个毛利党拥有的席位,那国家将失去一个重要的支持伙伴。民调常常低估了优先党的支持率,优先党肯定会捲土重来,虽然胜率不会很高。如果它不能得到百分之五的选票,国家党就可以欢庆胜利了。
作者:先驱报記者 平川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