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13年10月24日星期四

重阳有感

 
 

汉密尔顿华人社团“晚晴”为80岁以上老人举办重阳庆贺,真是隆情高谊值得感念。茫茫人海人与人相遇是一种缘分,而人与人相知更是一份眷恋和恩赐。生命之神眷恋着你,因为他让这个世界多了一个懂得你的人,你穿梭的背影不再孤单,故而应珍惜我们的相聚和友谊。
人的一生童年是游戏,中年是记忆,老年是回忆。“晚晴”的朋友们大都到了老年,部分寿登耄耋。古稀之年难免心觉空荡荡,时而感到空虚、荒塞,时而又有寂寞、凄清,大发思古之幽情,心中浮想联翩。上下几十年,纵横数千里,往事如云烟又历历如在眼前,时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概,真想“独怆然而涕下”了。黙诵苏东坡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聊以排遣忆思而已。
新西兰已步入老龄化社会。我们祖国当前老人约有1.78亿,占人口总数10%以上,独居空巢的80岁以上的约有200万。这些人的生活为之单调,一杯茶、一张报、一台电视天天如此。可以说他们的物质生活不错,精神生活溃乏,用他们的话就是“老人说话无人听”。青年时他们快乐过、苦恼过、幻灭过、动摇过、坚持过,而今失去了活泼,有趣幽然,多了许多横秋。视人群川流不息,让歌声留在这里。
也许昨天还听到打来电话问长问短,今日便成了阴阳两分家;也许昨日还是手挽手一同走的恩爱夫妻情好极笃,今日却永与君别,曾经相伴一生的诺言留给另一半的是长久的回忆;也许昨天我们还是至友亲朋、同志故交,今日我们有人悄然离去了;也许昨日还是儿女心目中的严父慈母,儿女情长相依不舍共和融融,今日却已告别、永远分离。
空巢老人因为身边缺少了人群(子女),最害怕的是孤独,寂寞盘住了他们整个的心。所以他(她)们就有一种强烈的爱的情感,愈是他(她)们感到孤独时这种感情愈表现得强烈,也就愈希望有人在身边消除这种孤独。因而子女要常回家看看,哪怕是擦擦碟子洗洗碗,或者常打个电话问寒问暖,老人都感到无限快慰和深刻的爱意。
家庭是一个安身立命之处,是亲情聚会之所然,也是责任的彼此分担。在这里人们主要祈求的就是温馨。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都有一个家,様起温暖之意幸福之感,人们日常应付错综复杂的局面,会面性格各异的人物,都要付出巨大的力量,有时弄得筋疲力尽,不如意的事常有发生,下班匆忙,带着疲惫,满怀喜悦回到家中,可以撒娇,可以打鼾 ,舒展筋骨,回归天性,纯然真我,裁培志趣,无惧无束地尽享天伦,一切不快之事会烟消云散,代之而兴的是融融地愉悦无比温馨。珍惜父母、兄弟、姐妹、丈夫、妻子、儿女、朋友所有爱你的人,家庭工作的每一个微笑,每一份温暖。
人间自有真情在,有些老人虽已走到人生尽头,然而他(她)并不绝望,并未消沉还洋溢着生命力,心中对未来充满希望,精神抖擞的活着,他们似欣慰、似惆怅、似追悔、似想往,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经。“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文稿:耿兴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