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knowledgments:Hamilton City Council,Hamilton Celebrating Age Centre, Lottery Community Committee-Waikato,Trust Waikato,COGS,Wel Energy Trust,Creative Waikato, Norah Howell Trust, Len Reynolds Trust, Tindall Foundation
2013年9月10日星期二
澳洲大選與新西蘭何干?
澳洲大選塵埃落定。反對派阿伯特在與現任總理陸克文的競選中獲勝,成為澳大利亞第28任總理。新西蘭總理John Key在第一時間向阿伯特表示了祝賀,並說,他期待著與他一道為建立緊密和獨特的雙邊關係而努力。
雖然這種祝賀可以看做是例行的外交禮節,但Key所提到的“緊密和獨特”的雙邊關係,的確有別於一般的國家關係。兩國除了在歷史、傳統、語言、文化和政治制度等各個方面有很多相同和相似的地方外,還有多個條約的約束,如《太平洋安全保障條約》和《五國聯防》等。
更為重要的是,澳大利亞一直是新西蘭最大的貿易夥伴,兩國在金融、銀行、信息等領域幾乎融為一體。如果澳大利亞的經濟陷入停頓,那麼新西蘭的經濟振興將受到巨大的和直接的影響。用英文先驅報專欄作者Liam Dann的話來說就是,澳大利亞“經濟減速仍然是懸掛在新西蘭經濟復甦頭頂上最黯淡的烏雲”。
因此,澳洲大選之後的經濟走向,以及與新西蘭有關的國內和國際事務都是新西蘭關注的重點。
經濟問題
過去幾年,澳大利亞的政治出現十分混亂的局面,執政黨內部鬥爭激烈,黨首幾度出現更迭和反覆。但在經濟上出現了令人矚目的繁榮,不過主要原因並不是執政黨的政策發揮了什麼特別的作用,而是外部對澳大利亞原材料的大量需求。如果沒有海外,尤其是中國從澳大利亞大量進口原材料,它的經濟一定很早就出現問題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澳大利亞西部礦業城市珀斯。由於礦業開發的興盛,這個城市被比作當年淘金熱的美國西部城市加利福尼亞。但競選活動中沒有提及的一個潛在問題是,隨著中國經濟增長的放緩,澳大利亞以原材料出口為驅動力的經濟增長也必將減弱。
另外,當初陸克文在黨內被顛覆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在全國實施了限制碳排放政策,以及對礦業徵收高額所得稅等不得人心的政策。因此,新政府廢除工黨政府制定的碳稅法成了阿伯特在競選過程中的堅定承諾。
阿伯特的大選承諾中看不出有什麼短期和有效的辦法,可以解決經濟放慢的問題。新的財政部部長Joe Hockey已經表態,他計劃對政府賬目進行一次獨立審計,很可能要對公共開支進行大刀闊斧的削減。
從全球經濟危機開始以來,澳大利亞一直用大量的公共開支來刺激經濟發展。但結果是,在短短五年的時間內,這種做法使澳大利亞經濟從原來448億元的盈餘下降到了目前的1437億元的債務。但阿伯特是否有有效的政策來促進經濟的發展,目前還看不出。
如果澳大利亞的經濟持續走低,新西蘭的出口就將受到進一步的打擊。
移民和難民問題
儘管新總理阿伯特的妻子是新西蘭人,但阿伯特在對待新西蘭移居者這個問題上的態度並沒有什麼改變。也就是說,他將延續澳大利亞政府以往對新西蘭移居者的政策。
目前,移居澳大利亞的新西蘭人估計有30萬之多。大選中,有記者說,移居澳大利亞的新西蘭人為澳大利亞做出了不可忽視的貢獻,但他們卻被當成二等公民對待,不能享受澳洲公民的很多福利待遇。對此,阿伯特回答說:他沒有聽說“新西蘭曾經抱怨過這個問題。”
他接著說,新西蘭人是一個肯吃苦耐勞的、體面的人群。“我自己就娶了一個(新西蘭人),我知道。新西蘭人來澳大利亞,因為他們認為這是一個偉大的國家。”沒有正面回答記者提出的問題,更沒有提及新西蘭總理John Key今年一月對前總理吉拉德提出的要求:應當象新西蘭對待澳洲移民那樣平等對待新西蘭人。
在大選期間唯一個提到這個問題的澳大利亞政界人士就是陸克文的兄弟Greg和反對派內閣議員Pauline Hanson。但從競選的角度來說,這並不起任何作用,因為新西蘭移居者並沒有投票權。
看來,新西蘭移居者還將長期被當成二等公民對待。
另一個關係到新西蘭的話題就是,難民問題。大選期間,難民問題一直是一個辯論激烈的問題。阿伯特的觀點是,必須更加嚴格難民政策,把難民隔離在領土之外,並取消涉及難民的法律資助等措施。他說:“上台的第一天就會立即下令澳大利亞海軍在安全的情況下將任何進入澳大利亞海域的木船拖回公海。”
在移民問題上,艾伯特也許會沿用陸克文“巴布亞新幾內亞解決方案”,繼續把偷渡者送往巴布亞新幾內亞的馬納斯島和瑙魯進行羈押和審理。
不管怎麼說,阿伯特的難民政策必將使更多的難民擁入新西蘭。因此,如果不與澳大利亞進行磋商,找出合理的解決辦法,預計新西蘭在未來將被難民問題所困擾。
其他問題
競選辯論中另一個耐人尋味的特點是,競選雙方有一個共同的觀點,就是,澳大利亞所處的地區面臨不確定性,甚至還面臨危險,但國防支出近年來卻大幅度下跌。
大選之前阿伯特曾表示,一方面,聯盟黨政府將保持與英國和美國的良好關係,但另一方面,要把澳大利亞與亞洲的關係放在第一位。一旦當選,他優先訪問的國家將是印度尼西亞、中國、日本和韓國。
他說:“只有在照顧好本地區的貿易夥伴後,我才會按傳統訪問美國和英國。”
美國前國務卿,美澳雙邊關係專家Richard Armitage對此相當不滿,他說:“澳大利亞想當然地認為,美國會永遠保護自己,但與此同時澳大利亞在國防方面卻不想做出自己應該做出的貢獻。”
可以看出,新西蘭並不是澳大利亞新一屆政府關注的對象。不過這也很正常,從任何一個方面來看,在大國博弈中,新西蘭都不是一個舉足輕重的國家,但如果在適當的時候,適當的地方,做出適當的決策,那麼,在大國博弈的縫隙中照樣可以游刃有餘,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
本月,澳大利亞將擔任聯合國安理會輪值主席國。新西蘭一直在尋求成為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成員,這是一個機會。下個月,亞太經合組織峰會將在印度尼西亞舉行,新西蘭也可以發揮地區國家的作用。2014年,澳大利亞將承辦20國集團峰會,作為亞太地區一個重要的國家,如何利用澳大利亞獲得重視,也是個機會。
阿伯特其人
阿伯特1957年在英國出生,父母都是澳大利亞人,幾年後回到悉尼。
他在悉尼大學獲經濟學和法學雙學士學位。
隨後他前往牛津大學主修政治和哲學,並榮獲具有“全球本科生諾貝爾獎”之稱的羅德獎學金。
一段時間,他曾進修成為天主教神父,之後離開神學院,到《澳大利亞人報》當記者。
1994年,他在悉尼華令加選區的競選中當選眾議院議員。在前總理霍華德執政期間,他曾任就業部長,衛生和老年事務部長。
2009年,他在當時的自由黨領袖競爭中,以微弱優勢當選黨的領袖。
作為反對黨領袖,阿伯特出言不遜,得到很多外號,如“天主教船長”、“神父托尼”、“拆台托尼”,“全是反對意見、全無領袖才能托尼”和“瘋狂僧侶”等。
2010年,吉拉德把陸克文趕下台後舉行大選。
阿伯特領導自由黨和國家黨聯盟挑戰工黨,工黨失去國會多數。吉拉德勉強在幾個獨立議員的支持下組建了少數政府。
之後,阿伯特發誓說,要堅決徹底監督工黨執政,顯示戰鬥姿態。
他表示,他絕對不能在成為最佳反對黨領袖後卻永遠無法成為總理。
由於大選後工黨內斗仍然不斷,更多選民轉而支持阿伯特。
他支持加強邊境管控,低稅收和小政府,具有新自由主義傾向。
但在墮胎、干細胞研究和同性婚姻合法化問題上,阿伯特又持保守主義態度。
由於女性選民對他沒有好感,阿伯特被認為有“女性問題”。前工黨總理吉拉德更是直指他是“厭惡女性的人”。但他的支持者強烈否認他歧視女性。
先驱報記者 秋場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