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14年6月21日星期六

新说成语故事———以人为镜

    唐朝贞观十七年,秋。长夜,有微雨。
  唐太宗李世民疲倦地合上手里的书。这几天他心里好像有什么事,总是睡不踏实。他刚躺下,就听见外面急匆匆的脚步飞奔而来,踏碎了深夜的寂静,他心里立刻知道,他这几天所担心的事终于变成了现实。
  他迎向来人,内侍低声对他说著什么。他脚不停步,大声吩咐备马;他越走越快,最后竟然奔跑起来;内侍拉著骏马拳毛拚命追上他,他一跃而起上马,竟孤身驰出了玄武门,单人独骑在长安的街道上狂奔。
  到了郑国公府,他马踏石阶,直破中门,奔向后庭。但到了后院寝室,他反而慢了下来,他压住自己急促的呼吸,轻轻走了进去。
  昏暗的灯光下,一个枯瘦老者闭目躺著,胸口上下起伏还在呼吸。
  李世民鬆了一口气,他总算没有来晚!他打量著眼前这个人,不禁叹了口气。
  这个人的一生不容易呀。原本出身豪门,但随著连年的战争动盪,豪门变成了寒门。年幼衣食无著,无奈出家成了一名道士。出道江湖,每一次押宝又都押错了地方,先投靠举兵反隋的武阳郡丞元宝藏;接著辅佐瓦岗寨的首领李密;后随李密降唐效力于李渊;不久因被俘又开始效命于另一个义军首领竇建德;竇兵败后,他再次被俘,又转而作为主要谋士奔走于太子李建成的鞍前马后。在此期间,他曾为李建成献出了及早动手除掉李世民的毒计。
  直到那一天,他碰到了自己。那一天,李世民刚刚在玄武门杀了自己的大哥和弟弟,他还杀了他们的全家。他已经杀红了眼,他手握血刀昂然而坐。这个人被带了上来,这个传说中太子府里深藏不露的最高的高人被带到了他的面前。
  他红著眼问:你为什么离间我们兄弟,你为什么让我大哥杀我?没想到这个人昂然无畏,冷笑著说:如果你大哥真想杀你,你就不会坐在这儿了。李世民一愣,大哥的血还在从长刀滴下,他问著自己,大哥真的是要杀自己吗?他沉吟著,慢慢从魔鬼回到了人间。他看著满地的鲜血,长刀落地,哭了。
  于是这个叫魏征的人被留了下来。不久,朝廷全体上下就见识了这个人的脾气,于是一出震烁古今的君是明君、臣是忠臣的双簧大戏上演了。直諫,直諫,天下就好像没有魏征不敢说的事;包容,纳諫,李世民好像有著比天还大的胸怀。于是,贞观之治出现了。君臣二人成了千秋后代模仿的样板。
  李世民抹了一把眼泪,发现魏征已经醒了,正在静静地看著他。两人默默对视,良久,魏征气若游丝般地说了一句话:嫠不恤纬,而忧宗周之亡啊。这话什么意思?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寡妇的心思不在自己所织的布上,而是在担忧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啊。此话出自左传,因为其中洋溢著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情感,这句话经常被后来的大儒引用。
  魏征临终前的这一句话让唐太宗声泪俱下,百感交集。之前,唐太宗就将自己的二女儿衡山公主许配给了魏征的儿子魏叔玉,只是尚未正式举行大婚仪式。当唐太宗听到魏征这句话后,他马上将自己的女儿,也就是魏征尚未过门的儿媳妇衡山公主召到了魏征的病榻前。唐太宗伤感地对魏征说:亲家翁,请你最后看一眼你未来的儿媳妇吧!但此时的魏征已经连点头的力气都没有了。
  魏征死了。李世民精神恍惚地走到庭间,对著簇拥上来的众人,说了一段流传千古的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言罢痛苦失声。
  我相信很多人的历史知识到此处,在一阵感动和叹息声中,也就到此为止了。但很可惜,事情还在继续,让我把这个故事完整地给大家讲完。
  此后不久,国家出了一件大事。太子李承乾密谋造反败露,其中牵扯到了两位朝廷重要的官员杜正伦和侯君集,事后他们一个被流放,一个下狱被杀。李世民愤懣之餘,忽然想起这两个人正是魏征生前极力推荐的,认为他们有宰相之才。李世民顿生狐疑,便让史官褚遂良找来当时的奏章求证。
  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视记载历史的国家。历代君王一直有个规矩,就是不能翻看本朝包括关于自己的历史记录,以保证史官的客观公正。但唐太宗有个臭名声,他不但看,而且还改;特别是有关隋煬帝的很多谣言,都是他亲自编造的。当然他没想到,他的这些行为,也被胆大的史官偷偷记了下来。
  李世民翻著翻著,忽然发现了一个问题。
  他问褚遂良,这上面记载的有些魏征犯顏直諫,李世民虚心改过的事跡,当时只有魏征和李世民两人,并无他人在场,请问你是怎么知道的?褚遂良回答:都是魏征事后把原委经过告诉他的;就是奏章,也是魏征事先写好副本,事后交给他的。李世民听后一愣,一会儿脸色惨白,转身走了。
  历史记载,此后几天李世民不问政事,躲在后宫猛喝闷酒。他想什么没人知道,我替他说了吧:以前魏征每次在朝堂上不要命的出言顶撞、犯顏直言,原来都是表演,事先都经过设计;要得就是惊心动魄,要得就是忠臣死諫的形象,以留名千古。而自己每次还都稀里糊涂地配合演出。这要对自己瞭解到什么程度?这要有多深的心机?
  有人一定说这都是你个人的想像,有证据吗?好吧,咱们继续。我想李世民一定想过无数遍,算了吧,就让这段明君忠臣的佳话演下去吧。但历史记载,李世民终于还是没能控制住自己的脾气。几天后,盛怒之下的唐太宗不但令人毁掉了自己给魏征题写的碑文,而且还取消了衡山公主和魏叔玉的婚约。这段君臣佳话虽然依然被后人传颂,但在唐朝当时却没有人再提起了。
  有人说大忠大直背后,必是大奸大偽。朋友,你也这么认为吗?
  故事的最后,李世民是真伤感情了,真伤自尊了。而李世民这么生气,这么动感情,是他自己对人情世故没有看开。他在评价魏征时无意间用的那个『镜』字,特别传神。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面镜子,都和镜子一样,有两面性。
  展现给世人的一面,当然要努力做到晶莹剔透,光彩照人;但您就别到镜子后面看去了,这背后的一面实在不怎么好看。大家都一样,彼此彼此,这是人之常情。
  如果你痴情地认为别人展现给你的一面,就是他的全部了,这是你的问题,不是人家的问题。圣人这种稀有动物早就灭绝了,或者根本就没存在过。像那些著名的榜样:关羽、岳飞、文天祥;王杰、雷锋、焦裕禄,别细追究,其实都有自己不堪、不雅的一面,大家只要记住人家正面的光辉形象就行了。
  我想说到这儿,大家就应该释然了。以魏征展现给世人的一面,确实说得上是一个名臣形象,还是配得上『以人为镜』这四个字的。还是让他以一个正面人物形象,留在大家的记忆里吧。
 作者:大康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