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日在河南考察时指出,中国经济必须适应增长速度的“新常态”。习近平的这一的表述,令外界进一步确认了中国对经济增速放缓的容忍度。分析人士称,这意味着中国政府不太可能通过广泛的刺激举措来对增长进行干预。
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强调,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继续处理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关系,深化改革,发挥优势,创新思路,统筹兼顾,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作为近年来重要的经济术语,“新常态”最先由美国太平洋基金管理公司总裁埃里安(Mohamed El-Erian)提出。尽管在不同领域有不同含义,但“新常态”在宏观经济领域被西方舆论普遍形容为危机之后经济恢复的缓慢而痛苦的过程。
后危机时代,世界主要经济体开始聚焦“新常态”这一概念,越来越多的人士用这一概念来分析中国经济。2012年,国际评级机构惠誉(Fitch)表示,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符合“新常态”增长率。惠誉同时认为,中国经济将避免“硬着陆”。
一名部委官员表示,“新常态”的提法在大部分经济领域的官员中有较高的认可度,此次习主席明确这一提法统一了思想。同时,中国容忍经济放缓的态度有了基础,调结构的思路再次得到确认。
中国经济“新常态”可能呈现的特点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到底有着怎样的特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培林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称,考虑到中国技术水平与前沿国家的差距,与过去的常态相比,“新常态”可能会有几方面的特点:增长速度可能会比过去10多年有所降低,但与全球范围其他经济体特别是发达经济体相比,仍然有望保持较高水平;推动增长的主要力量,将转向主要依靠转型升级、生产率提升和多元的创新;经济结构也将会发生新的变化,比如,服务业的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投资的比重会达到峰值并缓慢降低。
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则称,在“新常态”下,一是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放缓到中高速增长,二是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从粗放式增长变成创新和消费驱动增长,三是同一般经济增长时期相比,这个时期要把防风险放到更为重要的位置,要充分认识改革的困难,充分估计风险释放的压力。
面对“新常态”,世界主流舆论均在反思中寻求突破,不同经济体的危机和解决方法成为讨论的焦点。多位分析人士的观点是,目前主流舆论口中的“中国危机”主要体现在地方债务压力、金融风险、产能过剩、要素成本上升等方面。
国家发改委秘书长王一鸣就曾表示,“新常态”下的挑战主要集中在四点:第一,产能过剩矛盾趋于突出;第二,生产要素成本加快上升;第三,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显现;第四,财政金融风险有可能增大。
对于当前的经济下行压力,有官方人士表示,中国近期经济增速的放缓其实是从2010年四季度开始的,这是经济增长“转阶段”的必然过程,经过了3年多的时间后,“基本快调整到位了,低也低不到哪里去,高也高不到哪里去,大家要适应”。
中国经济降速,西方起急
近年以来,中国经济数据的每个变化都成为西方舆论关注的焦点。在唱空中国经济的同时,西方对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降速换挡表现出了不适应。早在去年7月举行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不少欧美国家就提出希望中国采取积极的刺激措施,提高中国经济增速,以此来带动其他国家经济复苏。
此次对于习近平对“新常态”的表述,墨尔本IG的市场策略师埃文·卢卡斯在12日发布的报告中指出,“这清晰地表明中国政府不太可能通过广泛货币刺激来扭转当前经济减速轨迹。这是我所见过的最清晰的一个信号。”
美国CNBC报道说,上个月,中国政府公布数项刺激举措,如加速铁路支出、增加低收入家庭住房建设等,为放缓的经济提供支撑。此外,4月份关于下调部分县级农村商业银行储备要求比率的决定也助燃了更广泛刺激是否即将到来的讨论。本周晚些时候发布的数据预计将显示上述举措有助稳定中国经济增长。
路透社经济学家调查得出的预测数据显示,4月份中国工业产出同比增长8.9%。此外,今年前四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可能同比增长17.7%,前三个月同比增长17.6%。
法国农业信贷银行策略师戴锐斯·科瓦茨指出,“我认为,习近平的表态示意中国领导人愿意接受更温和的增长速度。当前,中国政府的关注主要集中在重组而非保持快速增长率上。至于进一步刺激的可能性,我们认为不太可能看到进一步的举措。”
在经历了高速的经济增长后,中国政府近些年来一直在努力让经济朝着更加可持续的长期增长轨迹前进。为了实现该目标,中国政府将重点从投资驱动转向消费增长。今年第一季度的中国经济增速为7.4%。经济学家指出,中国领导人一直在密切关注劳动力市场。只要劳动力市场条件允许,中国政府就能够忍受更慢的增长速度。
中共官方的《人民日报海外版 》14日刊登题为“中国经济降速西方为何起急”的文章批评西方说,时至今日,这种不顾中国经济粗放式发展模式陷入瓶颈的现实,只是一味要求中国经济做贡献的思维仍然在西方有很大市场。西方要适应中国经济减速换挡的现实,而不能一味要求中国高速增长为全球经济做贡献。
面对“新常态”,中国如何未雨绸缪?
为应对新形势,世界主要经济体均出台了各自的措施。其中,中国的“转型”和“温和刺激”引来较大关注。大华银行的前述报告认为,中国政府已经对潜在的增长阻力做出了切实的响应,只是政策较为温和且更具针对性,这与全球金融危机后大规模的财政和货币刺激政策截然相反。
多位市场人士均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中国目前的总体调控思路是不出台大规模刺激、坚持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落实减政放权等举措。与此同时,推行自贸区和“两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尽快挖掘新的红利。事实上,中国政府此前已经加快了对基础设施和保障房建设的投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培林称,“新常态”的最终形成,不光要靠客观的预期,更离不开顺应规律的政策,和扎扎实实的改革与行动。中国现阶段的“新常态”,有两方面主要任务:眼下比较紧迫的是,化解旧常态下形成的一些经济、金融和社会风险因素;同样紧迫但意义更加重大、影响更为深远的任务,则是推动转型升级。
具体来说,刘培林认为能否推动设备更新升级尽快取代房地产成为带动投资增长的新力量,已经成为攸关全局的关键。“倘若做不到这一点,不仅眼下的风险化解缺乏高质量的增长做保障;更值得担忧的是,期待中的"新常态"将迟迟难以形成,增速长期低于目前发展阶段应有的水平,这将是我们非常不愿意看到的被动局面。”
《中国证券报》评论文章认为,中国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宏观调控也应有新内涵。应打破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容忍较低的增速和追求更高效的增长,将改革贯穿宏观调控始终,着力提升增长的包容性。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营造更公平的社会环境;提升节能环保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留得青山绿水才有金山银山;重视对社保、教育、科学、文化等方面投入,尤其要推动社保制度改革,织好社会安全网,为改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兜底。
稿源:侨报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