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12年10月31日星期三

重阳节我和家人去了新西兰陶朗加市(Tauranga New Zealand)

重阳节我和家人去了新西兰陶朗加市(Tauranga New Zealand)




2012年重阳节,我们全家来到陶朗加--丰盛湾,临海有座山,沿盘山路往上攀蹬,欣赏大海美景,海浪滚滚,白帆点点,海鸥飞翔,海豹在岩石上晒太阳,沙滩礁石奇形美,山上古木参天,游人很多,人们尽情的享受着大自然的美,令人陶醉。在陶朗加登山观海,景色如画,宁静祥和;眺望远处港口,一派欣欣向荣。出外旅游,在欣赏大自然美景同时,享受天伦之乐,真是美不胜收。我想把这座城市介绍给各位的同时,也愿把我拍下来的照片与大家一起分享。

陶朗加市位于新西兰北岛东海岸,“陶朗加”是毛利语,意为“小船的锚地”。陶朗加地形主要由平原和山脉组成,平原是在冰川世纪形成的,主要分布在陶朗加港地区,山脉主要是蒙格努依山脉。

陶朗加市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4度,土壤肥沃,盛产弥猴桃,被称为世界弥猴桃之都。陶朗加交通便利,有良好的公路,是新西兰公路运输的枢纽,为全国三分之二的人口提供服务。铁路运输为该地区的大宗货物和旅客提供优质服务。陶朗加机场位于市区,有通往惠灵顿和第一大城市奥克兰的航线。

陶朗加港位于新西兰东海岸的普伦蒂湾。是新西兰吞吐量最大的港口,并且是新西兰最大的集装箱出口港,该港有通往太平洋的直接通道,轮船离港1小时之内就可进入太平洋。由于定期大型集装箱马尔斯卡号开通往来服务,陶朗加港现在可为亚洲、欧洲、北美的主要市场的交流提供灵活可靠和高质量的服务。目前陶朗加港又已开通了通往南非、印度次大陆、中国、东亚和东南亚的航线。

陶朗加是新西兰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为普伦蒂湾重要的商业、休闲、度假和工业中心,其经济总量占普伦蒂湾地区的40﹪,有10,521家企业,主要从事制造业、建筑业、食品、饮料和烟草业。农业、畜牧业、园艺业和奶制品加工业是该市的主要产业。这里土壤肥沃,气候宜人,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工业迅速发展。这里有大量物品可供出口,如弥猴桃,纳什(亚洲梨),柿子,柑桔,玉米,水芋,百合,鹿肉和羊毛制品。陶朗加港是出口型捕捞船队的基地。基于这些有利条件,陶朗加市也是一个主要的出口食品、亚热带水果、鱼类、肉类和奶制品的基地。

得益于亚热带气候的影响,陶朗加有天然的海滩,绿树覆盖的山峦和人们梦寐以求的生活方式。陶朗加为当地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友好的氛围。水上运动是本地区最受欢迎的休闲活动。有很多机会可以航海,垂钓(河流,码头,海滩或深海),游泳,冲浪,滑水坐气垫船或者在海滩上悠闲地散步。陶朗加有5个一流的高尔夫球场,赛马和多种群体性体育运动。



文稿并摄影:郑爱荣










































寫給七十歲時的自己!

寫給七十歲時的自己!




以前人說:人生七十古來稀。現在雖然科技進步,但能活到八十也算很好了!對於已過六十的我們來說,想想離「古來稀」的日子是越來越近了,如果到這時還不知道人生最該把握的是什麼,仍汲汲追求俗世的價値生活,那麼,到了閉眼那一天才真是知道窮忙碌了人生這一遭。



我希望自己能夠活過七十,有機會看到今天寫的這篇文章。到那一天,我一定會強迫自己「靜靜地、專心地、誠心地」讀〈寫給七十歲的自己〉,並且以文章裡面的要求來鞭策自己。哪些要求呢?



一、不貪



孔子說,君子有三戒:

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

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

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這裡的「得」就是「貪得」,想要擁有什麼的物質欲望。



人老的時候為什麼要「不貪」?因為你的體力、精力、記憶力、拚鬥力....,都大不如前,這時如果仍然和年輕時一樣,什麼都想要,你的日子肯定會過得十分辛苦。這時候要放下貪念,也就是孔子說的:戒之在得。

不貪的觀念落實在日常生活之中,又是什麼?凡是「基本生活」不需要、用不到的,就不要。什麼是基本生活所必須的?你能吃多少、喝多少、穿多少、住多少、玩多少!例如財富,如果已經累積足夠的養老金,再多的要了有何用?為兒女做打算嗎?你已經七十歲,你的兒女年紀有多大?那麼大的兒女,如果還需要你的經濟照顧,除非他是智障、殘廢,否則這種沒出息的兒女不要也罷。

除了不應有物質的貪念,也不應有物質的「比較心」。好比說名牌皮包、手機,不要因為別人都有,所以自己也想擁有一個,而不問自己是否需要?不管是什麼東西,沒有需要就不要,不要在意別人怎麼看你。人到七十,還生活在別人的眼光之下,這不悲哀嗎?我就是我,管你如何看我、如何想我,我還是我。也因此,在人生剩下的歲月裡,除了基本生活所需,其餘都不要,這就是孔子說的:戒之在得!



二、不嘮叨



世間的萬般事物之所以如此,都有它的道理。管你是喜歡它或是討厭它,它還是如此。什麼政治啦、利害啦、黨派啦、社會亂象啦....,管他那麼多幹什麼?至於家人,好比說老伴、兒女、孫子女....,你已經管了那麼多年,如果他們依然故我,再管下去又有何用?



不管什麼事情,都不要嘮叨,囉囉嗦嗦像唸經似地唸個不停。如果實在看不下去,溫和地提醒一聲,最多兩聲,也就足夠了!再說下去就是「令大家都討厭」的嘮叨。想想當年你年輕的時候,父母以為愛你,不停地在你的耳邊「叮嚀」,你當時有什麼感覺?人生最可怕的,是不能記取教訓,以致日後成為自己當初所討厭那一型的人!年輕時如果你討厭長輩對你嘮叨,將來當你成了長輩,也請不要對你的晚輩嘮叨。



三、不活在過去



最怕老人談自己往日的「豐功偉業」。第一次 也就算了,還有一點新鮮感。不幸的是,很高比率的老人習慣活在過去,喜歡不斷地、重複地談論往事。尤其是「當年勇」,一聊起來就沒完沒了,而且是同樣的一段老故事。可能見了十面,就會個七、八遍, 到後來倒背如流、兩耳長繭。當然,喜歡活在過去是人的天性,不要說老人,曾經有段時間我也喜歡談「當年勇」,一旦談到這些話題,我頓時覺得精神格外振奮、言語格外犀利,大有欲罷不能之勢。直到有一天,一位朋友 得不耐煩了,皺眉問我:這些都是過去,你講它有什麼意義嗎?頓時之間,我暗暗慚愧。從此,我曉得暗自檢討自己和別人聊天的話題,也開始留意別人談話的內容,這才發現「活在過去」是大多數人的毛病,而且越老越嚴重。

希望我老了以後不要犯這個毛病!回憶,只須跟「和你有共同記憶」的朋友一起分享。其他無關的人,尤其是年輕人,少跟他們談自己的過去。



四、不堅持己見



堅持己見從別人的角度看,就是固執。越老越固執, 听過這句話嗎?這是事實,也是普遍現象。老人為什麼固執?可能原因如下:

1、老人累積了許多的人生經驗。當他碰到新事件,立刻會拿它和以往的經驗做比較,並迅速做出結論:是好或壞、是對或錯、是可行或不行!

2、老人不太能接受新事物。這讓老人的許多想法,例如人生理想、生涯規劃、生命的價值觀....,和年輕人的認知都有一段差距。

3、人越活,會為自己設定越來越多的框框,這個不行、那個不可以,而且,只要自己衣食無慮,往往就會不顧一切地堅持下去。

4、面子問題。年輕時如果長輩教訓你,即使心裡不服,還是會忍下來。可是,等到你成了長輩,如何能再忍受年輕人對你的糾正?



綜合以上四個原因,老人便成了年輕人眼中的老頑固。我將來可不希望成為老頑固。如何做呢?我管不了的事,例如税務政策、選舉輸赢、水電漲不漲、核電廠要不要....,老實,我想都懶得想。家人的事,例如兒女要不要補習、選哪個學校、進哪個系所、娶誰、嫁誰、住哪、從事什麼行業、進行什麼投資....,我只盡勸告的義務,最多說一、兩次,絕不堅持。

與我關的事,如果是小事,像是外出吃什麼、去哪兒玩、坐什麼車、看什麼電影、穿什麼衣服....,我也不堅持。與我有關的事,唯有大事,我才會考慮是否要堅持己見。什麼是大事呢?那些日日夜夜,會長時間影響我生活的事情。

畢竟我已經老了,生活上有一些老習慣,即使在別人眼中是壞習慣,只要沒有違法亂紀,別人有什麼資格要求我改變?



五、不怨天尤人



最討厭和別人聊天,一開口就 他抱怨天、抱怨地、抱怨張三、抱怨李四....,好像普天下都欠他。真有誰對不起你嗎?別忘了,人生如戲!假如碰上一個不稱職的搭檔演員,你可以選擇「拒絕繼續再演下去」。也別忘了,這本來就是一個不公平的世界。有人出生在父親是賭鬼、母親是毒蟲的家庭,他的公平又在哪兒呢?

自己的人生自己選擇,自己過,也應由自己負起完全的責任。



六、不後悔



管他過去曾經犯了什麼錯誤,過去的都已經過去了,後悔有何用?人生已經夠苦了,不要再自尋煩惱。人生要面對的是現在!尤其是你已經七十,人生沒有剩下多少「現在」。掌握現在,規劃短期的未來,讓自己有限的人生更加美滿,這才是七十歲的你應該做的事。



七、想做,就去做



子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我以為「從心所欲」就是:想做,就去做!人已經活到七十歲了,還有幾個「健康」、「從心所欲」的日子可以過?上個月參加友人的婚禮,席上遇到一位朋友,他從事的工作非常特殊---瀕死研究。據他講,

最近兩、三年為了做研究,他經常前往安寧病房,曾經和幾百位重症病患長談。綜合他和這些病患談話的心得,深深感覺人在病危之時,不會後悔自己曾經「做了什麼」,只會後悔自己「什麼還没做」!好比說,應該善待某人卻沒有善待,想去某個地方卻沒有去,想做某件事情卻沒有做...,如今即將死亡,想想再也沒機會了,心中好後悔啊!沒錯啊,何必臨到鬼門關前才後悔呢?想做什麼,趁現在還有時間、還有體力、還有財力,就去做吧!别管它體重、血壓、胆固醇....,

想吃什麼,就去吃。也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目光和想法。此外該用什麼、該穿什麼、該花什麼、該玩什麼....,只要自己還有這個能力,全都不必節省。不要等躺在病床上還在掛念衣櫃裡面那件價值好幾萬元,準備留著重要場合穿著的衣服,到今天一次都還沒穿過呢!以上就是

我對未來七十歲的我的自我期許。综合這七項期許,大體上可以歸納成三個小結論:



一、言語要收斂。

二、思想要正向。

三、行動要積極。



人生匆匆,回想我還是那個調皮搗蛋的小鬼,往事猶歷歷在目,卻不料一眨眼我已踏入「老人」之林。想到歲月如梭,再沒幾年我就可能染上「老人病」,趁著此時還有幾分精力,寫下這篇文章,留待日後警惕自己:希望年老的我不貪、不嘮叨、不活在過去、不堅持己見、不怨天尤人、不後悔,想做?就去做!如此這般,活在我身邊的親友才會快樂,我自己也會快樂。





















































































新西兰葡萄酒加快亚洲布局

新西兰葡萄酒加快亚洲布局


新西兰联合报 10月30日 本周,新西兰一些最知名的葡萄酒商组团开展亚洲之行,并尝试在亚洲拓展关键的生意联系。

新西兰“十二品牌之家”——这一自创的名号包含了本地12加知名品牌如Villa Maria,Pegasus Bay,Craggy Range和Kumeu River——于10月30日启程,赴新加坡、中国香港以及沿途的墨尔本做推广活动。这是“十二品牌之家”三年来首次亚洲之行。

他们计划除了进行一系列品牌展示外,还将参加2012年香港国际美酒展(2012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Wines and Spirits Fair)。

据报道,第五届香港国际美酒展将于11月8日至10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将吸引来自3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逾930家参展商与会,包括首次参展的阿塞拜疆及俄罗斯酒商。本届美酒展除增设“酒类教育及培训”展区外,还特别设立了一个“冰窖吧”,为买家提供独特体验,在“冰窖”中试饮烈酒。

来自Kumeu River Wines酒庄的Paul Brajkovich说,他们的目标是把新西兰葡萄酒带到“聚光灯下”。

他说,亚洲,特别是中国,目前是酒商眼中的关键市场。“行业中的每个人都看着中国,基于这个国家的人口规模,对葡萄酒兴趣渐浓,这是很大的机会。”

他说,法国葡萄酒目前占据了中国高端葡萄酒市场的主要份额。

“而当品酒文化逐渐沉淀,那里的消费者将开始寻找更有性价比的好酒,如新西兰的葡萄酒。”

Paul Brajkovich说,亚洲之行将重点向消费者和媒体介绍新西兰葡萄酒,但具体效果如何,目前很难预期。

“总是很难预料在酒展上会吸引多少兴趣。”

按行程安排“十二品牌之家”将与11月5日到10日期间在香港。

新西兰“十二品牌之家”包含以下本地品牌:Kumeu River, Villa Maria, The Millton Vineyard, Craggy Range, Ata Rangi, Palliser Estate, Neudorf Vineyards, Nautilus Estate, Fromm Winery, Lawson's Dry Hills, Pegasus Bay, 和Felton Road。

数据显示,2011年亚洲区葡萄酒销售额为4850亿港元,其中,中国内地的销售额占比超过一半,达2580亿港元,比5年前跃升143%;同期,亚洲区葡萄酒销量为55亿公升,中国内地的销量占39亿公升,比5年前升79%。预计至2016年,内地的葡萄酒销售额平均每年将上升15%,销量则每年升11%。

香港贸发局副总裁周启良在2012年香港国际美酒展媒体会上表示,特区政府近年来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促进酒业发展,也积极地同很多内地城市达成协议,简化了葡萄酒进入内地市场的清关手续,加上香港本身一流的物流网络及高水平配套服务,使香港发展成国际重要的酒类贸易枢纽。



新西兰葡萄酒种植者协会在香港开设办事处

另据报道,新西兰葡萄酒种植者协会(NZW)本周在香港开设亚洲办事处,这是为新西兰葡萄酒行业增加在亚洲曝光率的一个重大举措。

新西兰葡萄酒种植者协会代表了1000多个葡萄酒行业相关单位的利益,协会执行总裁Philip Gregan表示,此举显示了他们对亚洲这个不断壮大的葡萄酒市场的长期发展决心。“我们希望在截止至2013年6月的一年里,对亚洲的出口额超过1亿澳元,从不久前2005年的2000万翻倍增长。”

Gregan称,在亚洲开设地区办事处是针对发展中市场的战略计划实施环节之一,战略重心为中产阶级开始欣赏优质葡萄酒的中国。

自从五年前新西兰和中国签订自由贸易协议,新西兰葡萄酒对中国出口增长了15倍,但仍然占不到中国进口市场份额的2%。最近荷兰合作银行的一份报告预计,中国的葡萄酒进口商增长到了3000家。

新西兰葡萄酒种植者协会亚洲办事处将位于香港湾仔区的新西兰贸易发展局(NZTE)。



2012年10月30日 来源: 新西兰联合报







六十而不惑

六十而不惑




六十而不惑~你要愉快地活著,雖然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不要再和別人比名利地位、兒孫如何有出息……等等,而要比 誰活得更愉快、充實,健康、長壽!

明白的人多,但真正做得到有幾個?你無力改變的事,就不必太操 心,因為操心也無用,反而影響了自己的健康。幸福靠自己努力創造,快樂要千方百計去尋找, 只要心境好,每天想愉快的事,做愉快的事,自己找樂趣,就能天天都過得高興。



六十歲後的你,再也不要用健康去換取身外之物,因為此時,你用金錢已未必能買到健康。山中也有千年樹,世上難逢百歲人。

不必對死後的事考慮太多,因為變成灰的你,對表揚與批評已無感覺。不必對兒女的事考慮太多,「兒孫自有兒孫福,休為兒孫做馬牛」。不要對兒女幻想太多,孝順的兒女有孝心,但工作太忙,幫不了你!不孝的兒女也許(在你活著時就搶 奪)盼著你早死,好早日繼承你的財產。最大限度,你也只活到百多歲(十萬人中才有一個)。能活到九十歲,只有三十年;能活到八十歲,只有二十年。因為剩下的日子不多,你臨走時什麼都帶不走,你不必太節省。該花的錢要花,該享受的要享受,該捐助的要捐。







六十歲的你,再也不要用健康去換取身外之物,因為此時,你用金錢已未必能買到健康。錢掙到何時、何數(十萬,百 萬,千萬……)才算夠?「良田萬頃,日食三升;大廈千間, 夜眠八尺」,夠吃夠用就行了。

幸福靠自己努力創造,快樂要千方百計去尋找,只要心境好,每天想愉快的事,做愉快的事,自己找樂趣,就能天天都過得高興。



過一天,少一天;過一天,樂一天;樂一天,賺一天。

精神好,病能好;精神好,病早好;精神好,病不倒。

心情愉快,適當運動,常見陽光,食物多樣化,保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合理(適度而不超量)吸收,盼能健康地再活二、三十年。





人民币汇率七年首触涨停板 未来不会大幅升值

人民币汇率七年首触涨停板 未来不会大幅升值






  人民币汇率自今年9月中旬以来持续走强,近日更是连创新高。25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以6.2417涨停报收,这是人民币汇改7年来对美元即期汇率首触1%“涨停板”。26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开盘即封涨停,再创新高。



  市场抛售美元意愿较强

  央行自今年4月16日起将人民币即期汇率对人民币中间价的波幅扩大至1%,是原先0.5%的两倍,达到1%波幅限制即为“涨停”。

  这“涨停”的一幕在25日第一次上演。来自WIND的数据显示,25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价高开于6.2450后迅速上行,午后开盘不久,该汇价便触及6.2417这一相对于当日中间价上涨1%的“涨停”位置,而在下午约15时50分后一直牢牢封死“涨停板”。26日,人民币兑美元汇价再度走高,开盘就封在6.2380这一最新的涨停价位水平。

  从交易情况看,市场抛售美元情绪较强烈。有银行交易员称,客户唯恐美元继续下跌,开始大量卖出积累的美元,银行头寸居高不下。不愿意留美元令人民币当日以涨停收盘。

  对人民币汇率飙升的原因,很多人与“热钱”联系在一起。分析人士认为,美联储推出QE3以来,全球热钱开始流入亚洲地区,香港最近表现明显:股市、房市上涨,港元汇率上升。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指出,热钱涌入香港推高港元持续走强,虽然与人民币汇率并不直接相关,但在外汇市场上,港元持续升值势必加强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从而给市场上的交易行为带来影响。

  投资收益抬高升值预期

  资本为逐利而游走。当前人民币汇率升高与国际资本的流向有很大关系。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不管热钱是否流入,至少市场上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对人民币买盘大,导致人民币升值。

  “短期内出现大量购买人民币的需求,其背后有深刻原因”,连平认为,国际上目前正在推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国已明确表态该政策在2015年前不会改变,这加大了货币的流动性。另一个原因是,国际市场上通常有一个规律,就是当欧美国家经济状况趋向平稳、未来经济风险不算大时,资金会流向发展中国家,而经济情况不好时,资金为避险会从发展中国家回流到发达国家。如今欧债危机趋向平稳,美国出现经济复苏迹象,资金又开始向发展中国家流动。

  连平指出,“投资收益差、利差、汇差”这三差决定了资本为逐利来到中国。他解释说,一是目前中国经济开始企稳,经济增速在4季度将回升,明年经济会平稳增长,预计明年GDP是8%—8.5%,好于今年。未来在中国投资收益会扩大,所以国际资本现在要来投资。二是中国明年物价将上行,预计明年CPI是3.5%,估计央行将实行中性的货币政策。现在一年期存款利息是3%,若明年利率不变,就是负利率,明年下半年不排除调高利率的可能,所以未来利差会扩大。未来投资收益差、利差的扩大将吸引国际资本,并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升值预期。

  未来汇率弹性会加大

  未来人民币汇率走势如何?专家们普遍认为其波动性和弹性将加大,但升值幅度不会很大。

  “人民币汇率短期波动很正常。短期涨跌很难看出未来趋势”,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对本报记者说,前一阵儿过度看空人民币,现在人民币升值是个修复,有涨有跌表明人民币汇率机制向更具弹性的市场方向转变。

  曾刚认为,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基本面还不算太差,无论是货币还是财政政策都更具回旋空间,目前经济基本面对人民币汇率上升有一定的支撑,但未来大幅升值的动力和空间都不大,而过度贬值的可能性也不大。未来将表现为看空看多力量均衡,人民币不会单边持续升或跌,将进入相对均衡稳定的区域。

  连平表示,虽然有投资收益差和利差吸引国际资本流入中国内地,但利差不会太大,经济增速也不会太高,未来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弹性会加大,预计会小幅升值。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桂浩明认为,总的来看,人民币的汇率市场化趋势会不断出现,但是不太可能再现非常长时间的升值,毕竟现在中国的经济格局以及汇率水平不同以前。



2012年10月29日 稿件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建交40周年 两国保持多层次发展

新西兰总理约翰•基:中新建交40周年 两国保持多层次发展




 新西兰总理约翰•基28日在出席奥克兰华侨华人纪念中新建交40周年晚宴时说,新中两国保持着多层次发展,华人社区对新西兰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约翰•基在致辞中说,近年来,新中两国关系日益密切,高层互访频繁,并保持多层次发展。自双边自贸协定实施4年多来,双边贸易关系迅速发展,目前中国已成为新西兰的第二大出口市场。中国经济的发展对新西兰的影响也愈来愈强。



  中国驻奥克兰总领事廖菊华说,中新关系的发展经历了不平凡的40年。两国在政治互信、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领域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堪称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双边关系的典范”。



  新西兰反对党工党领袖戴维•希勒在致辞中强调,新中关系不仅局限于贸易领域,两国间的人员往来、文化和民间交流也日益密切,有力地促进了两国间的互信和友谊。



  新西兰中国团体联合会会长黄玮璋表示,华人社团将继续为促进中新交往和加强经贸合作贡献力量。



  新西兰多名政府官员、国会议员、奥克兰市议员和侨界代表共500余人出席晚宴。



日期:2012-10-30  来源:新华网







廖菊华总领事在奥克兰华人华侨“纪念中新建交40周年”庆祝晚宴上的致辞





尊敬的约翰•基总理

部长们,议员们

市议员们

奥克兰华人社团联会黄玮章会长,各社团的领导们

贵宾们,女士们,先生们:

  非常高兴与大家欢聚一堂,共同庆祝中新建交40周年。首先我谨代表中国驻奥克兰总领馆对此次活动的组织者所做的精心筹备表示由衷的敬意,对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中新关系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新关系的发展经历了不平凡的 40年。两国在政治互信、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堪称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双边关系的典范”。

   目前双边关系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自中新自贸协定实施4年多来,两国经贸关系迅速发展。去年,中新双边贸易额超过133亿新元,是2008年的2.3倍。中国已成为新西兰第二大贸易伙伴、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今年2月,新西兰政府发布首份中国战略报告,制定了未来5年对华关系的战略目标,其中包括到2020年将双边贸易额提升至200亿新元的目标。

    在人文交流方面,中国已成为新西兰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地。据最近新西兰英文先驱报报道,今年来自中国的游客数量已超过美国和英国成为新西兰第二大游客来源地,且仍在快速增长,今年9月来新的中国游客数量同比增长了74.2%。两国在文化、科技、环保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方兴未艾。

   奥克兰华人华侨在中新双边关系中起着重要的纽带和桥梁作用,为促进中新交往、增进相互了解和加强经贸合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此,我们向所有奥克兰的华人华侨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谢意。

  最后,我祝中新关系不断健康发展,祝大家幸福快乐!

  











2012年10月30日星期二

中国外交政策走向---韜光養晦不啞忍 有所作為爭先手


中国外交政策走向---韜光養晦不啞忍 有所作為爭先手





 未來國際形勢將何去何從?中國新一代領導層會否在外交政策上作出調整?實力不斷躍升的中國,是否會放棄「韜光養晦」?隨著中共十八大臨近,外界對中國外交的關注亦日益升溫。專家判斷,未來國際金融危機等的深層次影響仍將持續顯現,甚至可能出現較嚴重的滯脹,同時不排除個別地區發生重大戰事可能,對此中國外交要未雨綢繆,多下先手棋,同時也相信中國會從自身實際出發,在一貫奉行的「韜光養晦」與「有所作為」之間取得適當平衡。 ■香港文匯報記者 葛沖

過去十年間,面對國際風雲變幻以及當代中國同世界關係發生的重大變化,中國外交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營造了更加有利的外部環境。展望未來國際形勢發展,中國外交部長楊潔篪日前撰文指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國際格局將繼續深入調整演變。和平、發展、合作的時代潮流更加強勁,同時國際金融危機等的深層次影響仍將持續顯現,影響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

一些國家害怕中國崛起

 「未來不排除國際金融危機會繼續惡化,甚至可能出現比較嚴重的滯脹,同時也不排除個別地區會發生重大戰事,比如中東、伊核等。」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中國國際關係學會副會長王逸舟向本報表示,一旦出現上述情況,就會對中國的安全形成挑戰。

 儘管世界絕大多數的國家都紛紛表示,要把中國看作是一個發展的機會,但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向本報指出,中國未來十年將處在一個將起未起期的特殊階段,而一個塊頭特別大的超大型國家迅速發展,容易讓其它國家害怕、防範和反制。

 過去十年間,中國成功走到世界前台,但中國過去十年間卻一直堅持既「韜光養晦」又「有所作為」的外交方針。然而,近年隨著中國國力的增強和國際影響力的躍升,特別是外部挑戰的日趨複雜,一些學者和民眾也不斷提出,中國有必要反思乃至調整對外戰略,特別是「韜光養晦」。

維護中國和平發展機會

 但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曲星向本報指出,外界目前對「韜光養晦」存有誤解,往往習慣只是從傳統文字含義來對其進行理解和解釋,誤以為「韜光養晦」就是別人侵犯了中國的主權和利益,中國也是該說的不敢說,該做的不敢做。

 曲星強調,「韜光養晦」的基本前提是要維護中國和平發展的機遇,妥善處理中國與外部世界的矛盾,絕非該說的不說,該做的不做,事實上中國一直都是該鬥爭的也在鬥爭,並不存在所謂盲目啞忍。

 曲星認為,國際形勢總是不斷變化的,而中國的外交政策也會與時俱進進行調整,但「韜光養晦」作為大的戰略卻不應改變。清華大學中美關係中心副主任趙可金提醒,中國外交戰略必須適應其國際地位結構轉換的新現實,以避免重蹈作為超級大國的蘇聯在崛起衝刺階段夭折以及日本在20世紀90年代停滯不前的危險。

需有創造性介入的思路

 對於中共十八大後的中國外交政策走向,王逸舟判斷,中國的外交政策總體仍會保持連續性。但他同時也建議,未來國際形勢仍有很多不確定性,中國外交需要有更多前瞻性和規劃性,要有創造性介入的思路,這樣才能佔據先機,以免在國際形勢出現重大變化時落後手。

 金燦榮也相信,中共十八大後中國的外交政策暫時不會發生變化。他說,即使中國的「韜光養晦」戰略要進行調整,也是走漸進路線,慢慢進行微調,在「韜光養晦」大戰略不變的大背景下,多加一些「有所作為」。





稿源:香港文汇报



午觉怎么睡最健康


午觉怎么睡最健康

6分钟助记忆、24分钟护心脏、

45分钟降血压、90分钟修复身体

睡午觉,对于老人来说是养生法宝,对于年轻人来说是奢侈享受。3月8日英国《每日邮报》的一篇文章更指出,每天中午打个“猫盹”,是给健康充电的最好办法。事实上,中国人自古讲究睡“子午觉”,这俨然是将午觉和晚上的睡眠,提到了同等地位;而曾经不太重视午觉这件“小事”的西方国家,也在近些年纷纷掀起“午睡运动”,德国甚至将午睡写入法律,由政府强制推行。

打个盹也是给身体充电

午觉时间很短。但不要小瞧了这几十分钟的睡眠,无论是从传统中医,还是从最新的国外研究来看,把它比作最好的“健康充电”法之一,都毫不过分。

中医认为,中午11点到1点是人体阳气最盛的时候,此时睡眠,有调节阴阳平衡的作用,令人变得神清气爽,精力充沛。此外,国外关于午睡好处的研究也是层出不穷。

1.降血压。美国阿勒格尼学院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发现,如果工作压力大使人血压升高,不妨午睡片刻,这样会有助降低血压。

2.保护心脏。一项希腊研究显示,每周至少3次,每次午睡30分钟,可使因心脏病猝死的风险降低37%;另有资料证明,在有午休习惯的国家和地区,冠心病的发病率要比不午睡的国家低得多。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得益于午休能舒缓心血管系统,并降低人体紧张度。

3.增强记忆力。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午睡可以令人的精力和警觉性得到大幅度提高;德国杜塞道夫大学的研究则显示,午睡不但可以消除疲劳,还能增强记忆力。

4.提高免疫力。德国精神病研究所的睡眠专家发现,中午1点是人在白天一个明显的睡眠高峰。这时睡个短觉,可有效刺激体内淋巴细胞,增强免疫细胞活跃性。

5.振奋情绪,赶走抑郁。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发现,午后打盹可改善心情,降低紧张度,缓解压力;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一项研究更是发现,每天午睡还可有效赶走抑郁情绪。

睡觉时间决定效果

不得不说,对于很多人来说,睡午觉已经渐渐成了一种奢侈的享受。《生命时报》2010年所做的一项网络调查结果显示,在参与投票的4179人中,88.13%的人认为午睡有用,但没条件睡。在无法午睡的人群中,47.04%的人是因为中午安排了其它事情,工作太紧张没时间睡的占16.91%。

那么,如何在不长的工作间隙,挤出足够的午睡时间呢?《每日邮报》的报道指出,好的午觉不需太长时间,从6分钟到40分钟,你都可以收获不同的益处。

6分钟,记忆开始增强。一项德国的研究发现,6分钟的睡眠即可以起到提高记忆力的作用。因为这么长的时间,已经足够大脑将短期记忆转变成长期记忆,进而腾出更多的“空间”盛装新知识了。

20—30分钟,最佳午睡时间。美国太空总署科学家发现,午睡24分钟,即可使工作表现提高34%,头脑的整体灵敏度提高54%。此外,这个时长还有助于减缓心率,有保护心脏的作用。英国某医院睡眠治疗师纳瑞娜•瑞姆拉罕说:“即使你没有真的睡着,只要躺下,放松大脑,就会有好处。”20分钟的类似瑜伽最后的冥想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40分钟:如果你前一天晚上没睡好,白天工作又需要特别集中注意力,那么一次40分钟的午睡,可以让你进入浅睡眠状态,帮你给大脑充电。此外,每天午睡45分钟还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并帮助调节免疫系统,提高身体体质。如果要睡40—45分钟,最好定个闹钟。因为午睡超过45分钟,会进入深度睡眠,容易因“睡眠惯性”导致醒后身体疲惫、迷迷糊糊。

90分钟: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一个半小时的睡眠可以让你睡足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进入深度睡眠,修复身体。加州大学的马修•沃克博士在研究后发现,90分钟的午睡,可以对身体进行一次很好的修复。

最好的午睡时间是下午1点到3点。习惯早睡早起的人,可以在1点左右午睡;习惯晚睡晚起的人,适合在2点半左右午睡。

午睡条件自己创造

若论睡个好觉,毫无疑问是躺着舒服。但事实上,除了少数能够在家午睡的人外,大部分学生和上班族们,还面临着无床可躺,甚至无沙发可依的“将就”局面。一桌一椅,是趴在桌上,还是仰靠在椅上?

卫生部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教授认为,姿势问题,并无一定之规。但趴时间长了,会压迫神经和血管,所以人会下意识地变换姿势。几分钟的短睡可以趴着,如果有20分钟以上的时间,还是选个舒服的姿势睡为好。如果你一时睡不着,也要把眼睛闭上,然后把精力集中到呼吸上,放缓呼吸频率,同时,在吸气时轻声发出“嘶”的声音,呼气时发出“呼”的声音,这样有助于你尽快入睡。

有睡眠障碍的要慎睡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某医院睡眠呼吸疾病诊疗中心主任郭兮恒提醒,并非人人都必须午睡,应根据身体状态和作息习惯因人而异。首先,夜晚本来就睡得不好,或常受失眠困扰的人,不宜午睡,否则会加重晚间失眠;其次,晚上睡足七八个小时,白天仍觉得困倦的人,最好不要由着自己去睡,因为睡太多也是睡眠障碍的一种,午睡只会加重症状。

有不适合午睡的,当然也有比较需要午睡的。偶尔因晚上加班或其他原因没睡足的人,通常都需要白天通过午觉弥补;白天工作学习太过紧张的人,如学生、司机等,如能在午间小睡一会,则可达到缓解紧张、促进记忆的效果。







































中国航母面临的四大挑战

中国航母面临的四大挑战




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正式交接入列,向全世界宣示了中国海军已正式步入“航母”时代。然而,航母的入列并不意味着其马上能够形成作战能力。“辽宁舰”要形成实战能力,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至少面临着以下四大挑战。

挑战之一:最后的海试

航母的试验一般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系泊阶段。即航母停靠在码头进行静态试验;第二阶段是厂方海试。即生产厂方对航母的性能指标进行试验和检测,保证技术上没问题、设备正常运转、机械性能达标;第三阶段是军方海试。厂方将航母交付给海军后,海军首先要再次测试和检验相关指标是否合格,然后再根据特定目的进行有战术背景的试验和训练。比如,测试雷达对战术目标的辨别能力、进行夜航航行、复杂气象条件下的航行等,以进一步测试航母平台在近似实际作战环境下的性能。只有这一系列的试验全部完成,这艘航母平台才能算完成了测试。

目前,“辽宁舰”只完成了前两个阶段的试验,第三阶段的海试还没有最后完成。因此,该舰目前仍处于测试与磨合阶段,是一种试验平台,还不具备作战能力。

虽然航母上的官兵之前进行过很多训练,但都是在战术模拟器上进行的,这种模拟操作与实际操作毕竟有一定差别。因此,当前首先要做的就是操作训练。尽管暂时还需要生产厂家和科研院所人员进行辅助,但官兵们必须尽快具备独立的岗位操作能力和舰上维修能力。

如何边进行最后的海试,边让官兵展开训练,是“辽宁舰”面临的第一大挑战。

挑战之二:舰载机上舰

现代航母本质上是一个海上浮动机场,它的攻击和防御能力主要体现在舰载机的作战威力上。如果没有舰载机,一艘航母就等同于一个漂在海上的活靶子。因此,航母舰载机、特别是主力战斗机的选择,往往体现了一个国家战斗机的最高水平。

目前,“辽宁舰”的舰载机飞行员仍在利用陆地跑道进行模拟训练,尚未在航母平台上进行起降试验和训练。这说明“辽宁舰”目前只具有依靠自身携带的近程火炮和短程防空武器实施点防御的能力。

“辽宁舰”要形成作战能力,首要的任务就是把陆地机场“搬”到海上,通过航母平台与舰载机的反复磨合,实现舰载机的上舰。这是“辽宁舰”面临的又一大挑战,而且是最严峻的挑战。

舰载机的起降是世界公认的难题,有人把它比做“刀尖上的舞蹈”。

因为着陆的甲板长度和宽度都十分有限,比陆地的机场要小得多。而且航母平台一直处于晃动中,飞行员很难准确判断着舰点,更难判断着舰角度。一旦着舰出错,就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另外,航母上的拦阻索并不是每一次都能够准确地钩到着舰的舰载机,此时如果没有使用最大推力,不具备复飞条件,舰载机很容易一头扎进海里,或者冲到机群中,酿成起火、爆炸等惨烈事故。

世界各国完成舰载战斗机起降训练需要的时间是不一样的。美国海军采取的是滚动训练模式:一艘航母还在建造中,其计划搭载的舰载机飞行员就已在其他航母上进行密集训练。这样,新航母服役后,舰载战斗机只需几个月就能具备作战能力。

但其他国家没有美国那样的条件,舰载机形成作战能力的时间要比美国长得多,通常需要2~5年时间。例如,法国“戴高乐”号航母于2001年服役,舰载主力“阵风”战斗机从2002年开始上舰训练,直到2004年6月,法国海军才宣布其舰载机具有作战能力。

最极端的情况是俄罗斯海军,“库兹涅佐夫”号航母搭载的苏-33战斗机是俄海军第一种常规起降的固定翼舰载战斗机,由于缺乏经验和军费不足,俄海军用了10年才掌握相关的起降技术。

航母上的舰载机并不只是战斗机,还包括反潜机、预警机、电子战飞机等其他多种保障机型,它们都是航母作战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预警机能在几百公里以外发现敌机及来袭的各种导弹,能够通知编队进行综合防御。如果没有舰载预警机,航母在大洋上就会闭目塞听,其战斗力将会大打折扣。因此,在信息化条件下,如果没有保障飞机,即使有了舰载作战飞机,也不能认为航母就形成了战斗力。

正因为如此,“辽宁舰”要形成初始战斗力,最关键、最基础的环节是实现舰载机整建制上舰、起飞、降落,并具备战斗能力。为此,需要对影响舰载机作战的设备进行反复测试,舰载机飞行员必须反复进行单项训练及舰机协同训练。

值得一提的是,舰载机的战斗力与飞行员的数量有着密切关系。西方国家一般是1.5个飞行员配一架飞机,这样可以在战争环境下做到“歇人不歇马”,从而提高舰载机出动的频率,增强舰载机的留空作战能力。

如何培养一定数量的舰载机飞行员,也是“辽宁舰”不容回避的一道难题。

挑战之三:全舰系统磨合

航母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一个成熟、完善、功能齐全的航母平台必然会搭载各种设备。

比如,大型相控阵雷达、对空三坐标雷达、制导雷达、防空导弹等。要充分发挥这些设备的作用,既要确保每个设备能够良好运行,更要确保各种设施相互之间的有机协调,“和谐”运行。



因此,“辽宁舰”入列后,还需要继续对舰上的各类装置、电子系统、武器系统等进行反复调试、反复磨合,必要时,甚至可能对一些设备进行改进。这需要在模块化训练的基础上,进行各战位之间、各平台之间、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训练。如空勤机组人员、维修人员与舰载机的配合训练等。

这类训练通常以班组为单位进行。完成班组训练后,还要把全舰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协同训练。通过训练,使所有舰员都训练有素。这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其持续的时间会很长。像“戴高乐”号航空母舰,服役6年后,仍在对核反应堆、螺旋桨等重要设备进行调试。

尽管对舰上的搭载设备进行全系统磨合需要的时间很长,但这种磨合却有利于确保航母稳定运行和实施作战。因为航母一旦被击沉,不仅伤亡很大,而且还会对战争胜负起到关键性作用。所以,世界各国对航母的系统磨合和测试都非常慎重。实践证明,正是由于“戴高乐”号航母进行了长时间周密的全舰测试,才消除了许多隐患,使其在2011年空袭利比亚的高强度出击中表现相当出色。

当航母长时间在远洋活动时,各种后勤补给、装备技术维修等问题十分突出,长期航行和海上漂泊对舰员的心理也会造成巨大影响,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航母的战斗力。如何解决这些全新的课题,是对“辽宁舰”的严峻考验,需要该舰全体官兵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挑战之四:形成编队作战能力

航母战斗群的综合作战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海军综合战力的重要指标。由于目标大、自卫能力弱等原因,航空母舰很容易被敌侦察体系发现,面临敌远程导弹、潜艇、水面舰艇、飞机等多种威胁。为此,航母只有具备完整的防空、反潜、反导、反舰和对岸攻击能力,才有能力去对抗各种危险和威胁。这些能力需要很多平台共同完成。

所以,航母作战时,其他舰艇必须为其警戒、护航、补给。无论是出航还是执行任务,都不是航母平台自身形单影只的单打独斗,而是采取航母战斗群这种编队方式。

可见,“辽宁舰”要真正形成实战能力,就必须形成以航母为核心、由不同功能特点的驱逐舰、护卫舰、潜艇、补给舰等护航舰艇组成的航母战斗群,使之形成集作战、训练和保障于一体的相对独立作战体系,形成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的综合化、立体化、一体化的整体作战能力。

例如,美国航母战斗群通常以1艘航母为核心,配备2~4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或“阿利•伯克”级驱逐舰、1艘“佩里”级反潜护卫舰、两艘攻击核潜艇和1艘大型补给舰。根据具体任务,还可能增配运兵船、两栖攻击艇和货船等。美国航母战斗群的组成是相对固定的,目的是便于作战人员快速熟悉各自的角色。

法国也采用了类似的做法,其固定搭配是:“戴高乐”号航母搭配1艘防空驱逐舰、1艘补给舰,并根据具体任务情况,配属其他防空驱逐舰、反潜驱逐舰、多用途护卫舰、攻击核潜艇和补给舰等。

要发挥航母海空力量融合体的作用,还必须确保航母编队与卫星等天基系统、各种预警侦察系统的密切协调,确保空中战机、水面舰艇、潜艇彼此密切配合,确保人和武器有机结合,确保各系统在通信和指挥控制、数据链的传递等方面无缝链接。

航母编队的战斗力还涉及航母战斗群的作战编成、作战方法、作战思想、战术运用以及训练方式、补给方式等众多环节,必须长时间、不断反复地进行不同兵力、不同舰艇和不同平台之间的协同演练和训练。按国际规律和惯例,这一过程通常需要5~8年时间。

比如,法国在1946年拥有第一艘航空母舰,随后,由英国和美国为其培训飞行员和甲板操作人员,到1956年苏伊士运河事件中,该航母参与作战,才标志着法国航母编队完全形成实战能力,期间经历了10年。

即便是美国海军这样十分成熟的航母使用者,一艘新航母形成编队战斗力也需要2~3年时间。对于从没有接触过航母的中国海军来说,这个过程会更长,难度会更大,这是“辽宁舰”面临的又一大挑战。



2012年10月26日 来源: 中国青年报



追寻新西兰人的根

追寻新西兰人的根


奥塔哥大学的研究员首次成功的为那些被认为是第一批居住在新西兰的部分波利尼西亚人列出完整的线粒体基因组,而只能通过母端得以继承的线粒体DNA(mtDNA)可以用来追溯母系血统,并提供线索洞察古代起源与迁徙路线。这些遗留下来的最初新西兰人遗骸的基因测序为确定他们是从何处乘坐着独木舟到了这个国家带来了希望。

研究员在现代毛利人身上发现,他们不仅四个基因组共享两个独特遗传标记,同时还拥有一些之前未知的波利尼西亚人遗传标记。在最初的定居者中至少有一位携带有与胰岛素抗性有关的基因突变,这也就导致了2型糖尿病的发生。当研究结果表明在首批新西兰定居者中很可能有显著的线粒体DNA变异的同时,缺乏遗传多样性被视为是现代毛利人的特征。

据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发表的奥塔哥大学研究报告得出的最新评估出的东波利尼西亚殖民日期显示,约从1190年到1290年是移民发展迅速的时期。较早前的研究,移民时间缩短许多了。



2012年10月26日 作者: 来源: 新西兰联合报























2012年10月29日星期一

陶斯亮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谈中国改革




陶斯亮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谈中国改革

陶斯亮,全国政协委员,陶铸之女。中国市长协会专职副会长



期待十八大能端出一盘广泛认可的“牛肉”

记者:今年是小平南巡20周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已进行了30多年。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现在社会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怎么评价我们的改革?

陶斯亮:改革开放,咱们在前30年主要取得的成就是经济改革。对于后面的改革,我认为着重应该放在政治体制改革上。

我们应该全面的去贯彻邓小平的思想,邓小平不光讲经济改革,他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也有非常明确的政治改革的思想理论,他说中 国一定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记者:去年中央领导有很多讲话。政改的紧迫性高层也是认可的。

陶斯亮:如果不做政治体制改革的话,整个的经济体制改革也保不住,我们整个社会也就崩溃了。



记者:政治体制改革怎么推进,路径在哪里?似乎各种争论都有。

陶斯亮: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就是执政党的改革。执政党改革的核心,就是对它权力的改革。

现在大家对改革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好的方面是说大家都敢说了,比起万马齐喑的年代,言论畅通了很多,这是个好的现象。但是不好的是各说各的,很混乱,分歧非常大,几乎是南辕北辙 ,有什么极右、极左,中间派,改革派,革命派,西化派,议会派,各种各样的都有。



记者:分歧这么大,该怎么办?

陶斯亮:左的里头,很多是我们的老同志老党员;右的里头,很多是知识分子,属于我们国家的精英。其实不管左和右,到目前为止,我觉得他们还是有一定共识的。即便是极左的,我觉得他们还是想救党,所以左和右有以下共识,第一,在目前还没有任何的政治力量能够代替共产党,这可以说是基本共识;第二个基本能达成的共识是,中国还是要走有自己特色的道路,西方的道路走不通,回到过去也走不通,要继续往前走,还要走出自己的特色;第三,大家基本上要走和平、渐进、改革的路,不要搞极端的天下大乱。



记者:这种共识很重要。

陶斯亮:社会还有这样大的共识。就是我们执政党的一个重要机会 。至少大多数人还是承认你这个执政党的。包括韩寒,韩寒是80后的领军人物,他说一个党8千万人,涉及到他的家庭已经是3、4亿人,这就不是一个党派的问题了,3、4亿人本身,就是人民的一部分,所以说不管老的也好,年轻的也好有这种共识,就给我们执政党一个机会 :我们现在承认你来领导。



记者:我们的民意基础还是雄厚的。

陶斯亮:现在走的这条路,大家还是认可的。特别是这几年,政府也用心良苦,搞了很多民生工程,社保、卫生改革、养老保险、保障住房等,功德自在人心。做的成绩大家有目共睹,老百姓认为和平渐进改革的路子还是对的。

这个机会很宝贵,但一定要珍惜,我们的执政党在十八大以后,真的要端出一盘完全让老百姓广泛认可的“牛肉”出来。而且这个机会可以说不会时间很长。

吏治改革突破口是一把手书记的差额选举

记者:在你看来,深化改革迫在眉睫。

陶斯亮:是。特别是腐败,现在腐败已是制度性的。如果十八大,在遏制腐败上还没有有效的措施,我估计人民没有太多的耐心来等待的。所以我觉得现在不要泛谈改革,十八大以后一定要把政治体制改革放到首位。



记者:你有自己的想法和路径吗?

陶斯亮:现在都在呼唤要顶层设计。政治体制改革,我觉得主要是执政党最高层要拿出最大的决心。老百姓全都有这个要求,改革会得到全民响应,不管“左中右”大家都会响应政治体制改革。



记者:你讲到改革就是执政党的权力改革。权力涉及到方方面面利益?放权让利是最难的。 陶斯亮:首先权力要分散,不能太过于集中在一个人手里,咱们现在是超级权力,咱们的书记几乎没办法监督。我做市长协会。以前只知道有市长腐败,特别是管城建的市长。现在书记腐败现象也屡见不鲜。

所以政治体制改革,反腐败是它的突破口。因为这个突破口是大家都能认可的,选择反腐为突破口,我觉得能得到最大的响应。在反腐败里头,突破口又是吏治的改革。好比治疗癌症,我们用干细胞治疗,让新生的细胞快速的生长去代替那些癌细胞,比化疗直接去杀死癌细胞好。



记者:你能不能具体解释一下?

陶斯亮:我是医生出身,化疗能杀死癌细胞,但也杀灭正常细胞。对整个肌体摧毁得很厉害。所以有的人不做化疗还好,做了化疗反而死的更快。

现在新的方法是干细胞的治疗,我给你种植干细胞,让这个新生的健康的细胞来代替你这些不好的不健康的细胞。而不是同归于尽。



记者:这个比如怎么解释现实?

陶斯亮:意思就是首先从我们干部的任命上改革,保证每一个提上来的干部,像这个干细胞一样,优秀的,健康的,而且让他从始至终都是在监督之下, 逐渐去替代那些癌细胞。那就要有一套机制跟上去。



记者:这个机制是什么呢?

陶斯亮:首先在要深化党内民主,给党员更多的权力,把竞争机制、竞选机制和差额选举,引入党内书记的选拔上。这点要像越南学习,我们现在连县委书记都不敢差额选举,一把手书记基本上是任命制。

《党章》规定得很清楚,党章是支持差额选举的。差额选举后,卖官买官成本也大了。这样,咱们所有干部从开始是健康的,再强化监督,腐败就能得到治理。



网络,媒体监督最有效

记者:你刚才说的差额选举从基层做起,看起来很容易,为什么一 直这么难实行呢?

陶斯亮:我觉得一点都不难。(搞差额选举)其实组织部门的权力 ,也没有减弱。因为考察提名的候选人,是由他来提的。而且干部到位了以后,监督考核,也是组织部门负责到底的。



记者:你的意思是,这样做,党的权力也没有缩小,是很安全的。

陶斯亮:是很安全,候选人也是组织部门遴选的,肯定不会是异己分子。只不过增加了差额。



记者:党内的民主,像你的父亲那个时候,是什么情况?

陶斯亮:那个时候书记是绝对的权力。但我觉得那是两代人,他们那一代人有强烈的信仰。所以他们就不会腐败。那时没有现在这么多层层监督,我觉得他们自身能产生的一种免疫力。



记者:人都有私欲。现在靠自身产生免疫力似乎很难。

陶斯亮:现在杀那么多的人,都不管用,最先杀鸡给猴看不管用,然后杀猴给猴看也不管用,最后杀虎给猴看,都不管用,就是这样的。



记者:所以你刚谈到监督的重要性。

陶斯亮:对。谁一开始就是贪官啊?一开始都是廉洁的,也想干一 番事业的,但是他基本没法被监督,权力越来越大,他又接触到一些经济活动,所以很容易就产生腐败了。



记者:现在各种监督似乎很多,但效果有限。什么才是最有效的监 督?

陶斯亮:我的感觉现在最有效的监督就是媒体,网络。网络就是很好的监督方式,让老百姓敢讲话了,敢于去检举,绝对是有效的。不能在网上造谣、煽动,但是又要让网上言路畅通,创造空间,让大家能够说话很重要。

平时潜水微博了解社会

记者:你刚才说到韩寒,像这样的社会热点,你平时还是很关注的?

陶斯亮:对。我平时上网看新闻,也开微博去潜水,看看年轻人在说什么,关心什么。



记者:你谈到社会的“左中右”。现在大家似乎不愿这么去划分。

陶斯亮:大家希望是摒弃左右,能够回归理性,这个可能是一个理 想的状态。但是,各个立场的人是一个客观存在,你没有办法让他们 完全统一到一个理性的不左不右的上面来。因为个人有个人的经历, 有个人看问题的角度。我也看乌有之乡,虽然他们对我有些微词,但 是我觉得我挺理解他们那种着急,对党恨铁不成钢的那份儿感情,对 社会现状的那种愤怒,其实我还是能理解的。对《炎黄春秋》,我觉得它是一个用理性求实精神研究问题的杂志 ,敢于讲真话,而且勇于把一些过去的事件真相披露出来。我是炎黄 春秋的编委,我对它怀有敬意,这群人是很有良知的。



记者:温总理年初在广州考察的时候说,不改革开放只有死路一条 ,包括人民日报前不久也发表了,说宁愿要不完美的改革,也不要不 改革的危机。现在可能有人认为,现在改革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候,现 在是需要二次改革,你是否认为现在改革的形势到了这么严重的程度 ?

陶斯亮:我不知道他们说的是经济改革,还是全面改革,还是政治 体制改革。我觉得,现在不要笼统的讲改革,就是突出叫政治体制改革,因为经济体制改革,我们现在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已经摸索 了很多经验,至少它已经是有一定的基础了,现在是提高质量的问题 。



记者:当年1992年邓小平南巡,启动了一次全面深化改革,3 0年过去了。有人说现在需要“二次南巡”。

陶斯亮:怎么叫做二次改革?太笼统了。我觉得经济改革,30年来应该是有一些基础,但是现在又发现了很多问题。我就觉得,我们是补救式的,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要实事求是。不能说,经济改革还要从头再来。经济改革现在是已经有向好的 方向走了。

政治体制改革,应该是从无到有。我们过去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都是行政层面上的,没有涉及到真正的体制核心的东西。所以,这次十八大,一定要接触到核心问题,就是体制本身的问题,不是行政层面上的政治体制改革。



记者:就你的身份和你的交往圈,你知道上层对这个是什么态度?

陶斯亮:我听到大家对十八大还是蛮期待的,希望他们有所作为。



坐一次出租车就能看到危机

记者:还有一个观点认为,以往的改革,初期的改革多半是党, 或者是行政机关,放权让利一部分人。所以改革拥护的人非常多,容 易推进,但现在可能改革更多的,涉及到一个既得利益的调整,阻力 特别大。



陶斯亮:会有非常大的阻力。所以我为什么拿干细胞治疗癌症这个 比喻,来讲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需要顶层设计,其中选择突破口很重要。

记者:你说的阻力主要是既得利益集团?



陶斯亮:对。他们就是现在最大的阻力,有人说是一个特权阶层,我现在倒没有想好,怎么表述这个特权 阶层,因为我觉得,现在这个特权是很宽泛的。

其实我说的一切改革,全都是符合党章,符合宪法的,但改革就会从一部分人手里,去拿掉一些权力,这就会造成阻碍。



记者:放权似乎很难。

陶斯亮:所以要看他们决心大不大,我觉得中央如果有决心,排除 万难,还是能做到的。



记者:其实上下都是一体的,这种阻力,说白了是自己减自己的权 力。

陶斯亮:所以先党内改革。



记者:改革就是放权,放权很痛苦。所以有人认为,危机不到眼前 ,就不会去改革。

陶斯亮:怎么没有危机。我现在满眼都是危机。



记者:什么危机?

陶斯亮:危机就是执政党不改革,你可能就失去执政的权力和地位了。



记者:但是很多人也许认为不存在这个事,现在经济发展这么快, GDP增长这么多,形势一片大好。

陶斯亮:好什么?我觉得不要做“鸵鸟”,假装看不到危机。



记者:你看到的危机,都指哪些方面?

陶斯亮:我看的到处都是危机。



记者:比如说呢?

陶斯亮:我只要坐一趟出租车,都能感觉到危机。我觉得中央应该是很清醒的,是有这个判断的。上面不是说,我们不搞改革,死路一条,不是危言耸听的事。



记者:社会底层,确实有很多怨言。

陶斯亮:是。现在最重要的是,不能激进,不能搞激进,不能搞革命。我是特别反对用革命的方式来进行变革。因为这个代价太大了,我们经历过文革知道,这样搞,中国不知道得倒退多少年,过去的动乱,让人民遭受的苦难难道还少?



记者:当前社会上有两种“分蛋糕”的说法,一种认为,现在主要精力还是把蛋糕做大;还有一种说,现在要着力分好蛋糕。你怎么看 ?

陶斯亮:我觉得蛋糕无论大小,都应该把它分均了。但是你肯定是做的越大,每个人分的越多,两个命题不抵触。难道蛋糕做大了,就分不均了?还是说,分均了蛋糕,就做不大了?不是这样的。蛋糕无论多大,都应该往均里分,但是你应该尽量把蛋糕做大,让每一个人能得到的那块多一点。



记者:是不是,重点在于什么方式去做蛋糕,比如说深化改革开放 ,完善市场经济,自然在做大蛋糕的同时,也分均了?

陶斯亮:只有经济发展了,蛋糕才能做的更大一些,大家才能分的 更多一些。但我们共产党过去是劳动人民,工农大众的政党,现在我 们变成全民党了,即便这样,我们也应该要关注最广大的弱势群体, 我觉得只有关注最广大的弱势群体,才能把蛋糕做的比较公平一点。所以 一点都不矛盾。



记者:说到“分蛋糕”,国家分配制度改革这块,不知道你有没有 关注?

陶斯亮:分配制度改革中,我觉得首先应该推进税收。国家现在已经富裕到这种地步了,拿了那么多的钱,有些地方大手大脚花钱,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太超前。比如高铁和航空,就应该做好整体规划,否则高铁建多了,航空又亏损了。

国家高税政策已经30多年了,我觉得应该适当的减点税了,国已经富了,民还穷着呢。现在应该变成一个“国强民富”的政策。国家有钱不一定强大,国家的强大重点是她的软实力,她的凝聚力,她的文化,她的思想。



记者:有文化,有思想,产生这个东西基础在民富,如果民不富,天天为生计奔波,国家也产生不了优秀的文化、思想。

陶斯亮:原来叫“国富民强”,现在应该主张“国强民富”。民富促进国强,应该让富于民,通过减税,征收富人税,让老百 姓多提高收入。老百姓有收入了,才能产生内需,从而来拉动我们的 经济。用内需拉动我们下一轮经济改革,这是我们核心的问题,中国 现在外资拉动型的经济模式不可能长久了。但是民不富不可能有内需。



个税起征点应提到8000元

记者:大家认为现在税收太高。

陶斯亮:我觉得,现在国家税收起征点那么低,我们家阿姨(保姆)就得交了。农民工都得交个人所得税,可是企业老板可以不交,因为他不需要工资,企业就他的,他没有工资。这公平吗?

农民工,打工者不应该交税,国家在他们身上拔什么毛?富人应该加税,咱没有富人税,应该立法,征收富人税。



记者:你认为个税起征点提高多少合适?

陶斯亮:起码是以那些被定位为白领的人的工资为起征点,至少得 8000元起征。



记者:现在课本的一些红色文章删掉了,比如狼牙山五壮士。对推行红色教育,你怎么看?

陶斯亮:红色是共产党的基本色,应该把它作为一种传承的基因,潜移默化 ,而不是靠形式。



记者:那怎么做呢?

陶斯亮:我觉得我们要传承红色的基因,而不是涂一层红色装饰,应该是潜移默化。



记者:日常潜移默化,不要运动式的。

陶斯亮:不要运动式的,那样效果不是特别好。



记者:怎么潜移默化呢?是不是红色文化有凋零的危险?

陶斯亮:现在开展红色旅游,电视台走基层特别好。去年因为郭美美,官办慈善机构遇到很大挫折,但却是草根慈善的元年。原因是, 因为央视的“走基层的”,这个“走基层“把基层的贫困现状,通过 媒体让中国老百姓知道。所以那些老百姓都自愿的去捐,把中国人的 善良一面,表现的淋漓尽致。所以做好事的人,就越来越多了。我觉得这种扶贫帮困的传统,也是一种红色文化。值得弘扬。



记者:我的理解,基因不在于外表做什么,而在于把好的传统继承下来。

陶斯亮:对,用一种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一种更巧妙的办法。



记者:你认为好的传统是什么?

陶斯亮:好的传统就是有信仰,有奉献精神,有坚定的目标,有利他主义, 有理想主义。



新京报记者 杨万国

关于长寿的八个神奇发现

关于长寿的八个神奇发现


背景资料:老年人的寿命长短差异很大,医生在评估保健及治疗方案的目标时应该将预期寿命纳入考虑范围,但仅建立在年龄与性别基 础上的预期寿命并不十分准确,因为健康与身体机能也会影响寿命的 长短。但是,目前的预期寿命预测方法全都没有将健康与身体机能涵盖其中。

1.走路快的人都长寿

进行该项研究的是匹兹堡大学的公共卫生学硕士及医学博士斯蒂芬 妮和她的同事们,该研究旨在揭示老年人步速与寿命之间的关联,并 借此确定步速对寿命的影响程度。研究的原始资料包括来自9个研究 项目的数据分析,这些数据是在1986年到2000年间收集得来 的,而研究对象为34485名65岁或以上的老年人。研究人员对 这些老年人的步速进行长达数年的跟踪记录,所有记录均遵循两个原 则: 1.测量的是日常步行速度??2.从站立状态开始步行。数据 显示,研究对象的平均寿命为73.5岁,平均步速则为0.92米 /秒。

在研究进行期间,有17528名老人去世。其中,从研究开始时 算起,有5年或以上剩余寿命的老人约占84.8%,而有10年或 以上剩余寿命的则占59.7%。研究人员发现,年龄相同、性别一 致的老年人,其剩余寿命与步行速度有关,这在75岁以上的老年人 群体里尤为明显。

在大多数年龄段中,寿命为预期寿命中值的老年人,其步速约为0 .8米/秒,男女皆是如此;而在性别与年龄一致的前提下,步行速 度越快,其预期寿命越长。步速达1米/秒以上的老年人,其预期寿 命会比只考虑年龄与性别时的预期要长。在多个年龄组别中,老年人 的步速与剩余寿命均成正比关系,而且年纪越小,其预期剩余寿命的 绝对值越大。

为什么步速能预测寿命呢?这是由于步行需要耗费身体能量并对肢 体动作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还需要包括心肺系统、循环系统、神经 系统以及肌肉骨骼系统在内的多个器官系统的支持与配合。步行速度 慢一方面反映出老人的身体系统已经受损,另一方面也表明他/她步 行时需要耗费较多的能量,所以步速能对老人的寿命起到预示的作用 。

研究人员表示,步速在临床上具有很广泛的作用,包括有助于确定 哪些人群会有5年或10年以上的剩余寿命,哪些人群早逝的风险更 大。针对早逝风险大的人群,我们可以对他们进行进一步的体检以确 定其健康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治疗。另外,对步速进行长 期监控有助于发现身体出现的新问题。

2.爱吃全麦食物是长寿的基础

据美国《洛杉矶时报》近日报道,正如健康是吃出来的一样,长寿 也是吃出来的。这种观点最近几个月来在美国的部分城市正悄然兴起 ,一些长寿餐馆也随之应运而生。

对长寿饮食乐此不疲者认为,长寿饮食可以预防感冒和癌症等多种 疾病。

健康顾问、洛杉矶国家持证营养顾问多比克说:"我们的厨房就是 药房,饭吃得好,生活就会好,你就能活的更长。"

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癌症学会指出,长寿饮食倡导高纤维、低饱和 脂肪及低胆固醇饮食,主张多吃蔬菜、水果和全麦食品,以降低心脏 病和部分癌症的发病率。

长寿饮食法把食物分为"阴""阳"两种:苹果等新鲜、凉性的食 物为阴性食物;鱼类等热性的为阳性食物。过多地摄取其中一种食物 ,都会破坏身体的平衡,导致人体健康失衡。

全麦饮食是长寿饮食法的基础。蔬菜和植物蛋白,如豆类和大豆产 品是很重要的食物,但乳制品等易产生酸性的食物并非健康食物。有 些人提倡的素食原则在长寿饮食法里是一种有益补充,但并非必需原 则。许多长寿菜单里包括鱼类食品。

富含矿物质的海藻是长寿饮食法里的一项主要食物。用豆和谷类发 酵做成的日本豆面汤,是长寿饮食法里倍加推崇的一款食物。日本健 康饮食家认为,日本豆面酱堪称"身体免疫系统的卫士"。专门从事海藻和癌症研究的南卡罗来纳大学研究人员蒂斯认为 ,长寿饮食法所倡导的生活观念有某种防癌和抗感染的特性。

早在2001年,日本科学家就研究发现,海藻汁可以有效抑制鼠 类体内乳腺癌细胞的生长。蒂斯甚至大胆预言,海藻将在未来20年 内被写入人类饮食金字塔的食物结构中。长寿饮食法指出,那些认为 应该尽量减少茄属植物如西红柿、土豆等食物摄取量的观念是错误的 ,人们总担心它们所含的糖分太高,“其实人们不应该那么害怕这类 果蔬”。

长寿饮食法还特别强调,素食主义者应特别注意维生素B12的补 充,B12只有在动物食品中才存在,如果放弃了肉类和奶制品的摄 取,可以靠B12的补充剂来补充。

3.长娃娃脸可以长寿

据英国《每日邮报》12月14日报道,南丹麦大学的凯尔•克里 斯滕森教授最近指出,长着一张娃娃脸的人意味着他/她将享受更长 的寿命,因为人们的生活状况很容易反映在脸上。

凯尔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以双胞胎为研究对象,看看外表年龄(也 就是别人认为你有多大)与你的生存能力、身体机能和智力有着何种 联系。这项研究始于2001年春季开始,研究者对1826对70 岁以上的丹麦双胞胎进行了体能和认知测试,并拍了他们的面部照片 。三名评?笤痹诓恢?浪?悄炅浞段У那榭鱿露圆煌?炅渥榈乃??? 进行年龄评估,结果发现,即使是双胞胎,被猜出的年龄也相差很大 。

研究者然后用7年时间对这些双胞胎的晚年生活进行了跟踪调查, 直至他们去世。调查表明:双胞胎中,外表年龄差异越大,看起来老 的那个就越有可能先死。该研究报告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

凯尔教授还研究了寿命是否与染色体终端有关,发现染色体的状态 与生命老化有直接关系,就如同鞋带末端上的塑料帽一样,这些染色 体末端由于细胞分裂而不断损耗,这是一个自然老化的进程。染色体 上端粒较短的人更容易患上与年龄增长相关的病症,死亡时间也会更 早。端粒较长意味着你更年轻、更健康。但他认为端粒测试太复杂, 不如看外表来得简单。外表年龄是每个人生活环境、性生活、生活状 况和心态的集中体现。

4.少吃的确能长寿

据科学家的最新研究发现,吃得少可能会使你的寿命更长。他们通 过每天供给试验中的小白鼠较少的卡路里而增长了它们的寿命。正在 进行的试验还显示,严格的低卡路里消费也有助于增加灵长类动物的 寿命。据美国麻省技术学院的分子生物学家古兰蒂说,如果能减少7 5%的葡萄糖摄入时,就能延长其25%的寿命。

为探索参与这种变化的基因情况,他们首先从试验的动物身上取出 了一种称作sir2的基因,这是对它们的寿命非常重要的一种基因 。而限制摄入食物能够使这种组织的寿命更长,从而证实了这种基因 在这一变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这种基因需要一种称作n ad的分子来激活它们,因此古兰蒂又通过对这种分子的试验进一步 证实了sir2基因的作用。

古兰蒂说,在受到卡路里摄入量的限制后,sir2能获得更多的 nad,增强了它的活跃性,同时也使其它一些基因变得更加"沉默 ",从而减少了有害染色体的变化。与此同时,sir2还能抑制年 龄增长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变化。总之,限制卡路里摄入量能 够帮助延长动物的寿命。

这一发现可能与人类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尽管dna循环与哺乳动 物的年龄增长关系不大,但是一种由nad调节的与sir2类似的 基因却同样能抑制我们的染色体。如果能证明这种基因对人体的寿命 也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它就能"为获得一种可影响老化进程的药物提 供一条最富光明前景的道路"。

美国劳伦斯巴克利国家实验室的老化研究员坎普西对科学家的发现 表示赞同,他说关于sir2的发现"为探索老化的研究提供了一条 分子线索",她同时指出,这些发现只是人类对老化研究的一个突破 ,而还不能成为人类长生不老梦想的实现。但是她认为这个研究将会 使人类的生命的研究起到一个极大的促进作用。

5.个子矮学历高更长寿

你是否常常觉得自己个头不够,想再长高些?其实你大可不必为此 苦恼,据美国《新闻周刊》近日报道,科学家发现,矮个人大多拥有 长寿基因,换句话说,个子矮更长寿!

纽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衰老研究所所长纳尔•巴兹莱博士 领导了这项研究。

研究人员对上千名年龄超过95岁的老人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 这些老人身材大多不高,其中百岁以上的矮个子老人都拥有一种长寿 基因。随后,研究人员把这种基因注入蛔虫体内,可以使蛔虫生命延 长30%—50%,但其身体也明显小于正常状态,研究人员分析, 这是因为长寿基因能够抑制体内一种生长激素IGF-1的产生。接 下来,研究人员又对其他哺乳动物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IGF- 1激素越多,体型就越大,寿命就越短。

巴兹莱博士表示,长寿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拥有抑制IGF-1激素 的长寿基因,所以个子矮的人可能更长寿。

与此同时,哈佛大学医学院的一项研究发现,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 ,其寿命越长,受教育超过12年的人平均寿命为82岁,而受教育 不足12年的人,寿命只有75岁。

哈佛大学医学院医疗保健政策的专家收集、研究了全国死亡率调查 信息。他们将数据分成1981—1988年和1990—2000 年两组,通过对比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数据,发现10年间,受到良 好教育的人群寿命增加了1.5岁,而教育欠佳的人群只增加了6个 月。研究人员分析,学历高的人群吸烟率低,患肺癌、肺气肿疾病的 可能性更小,他们的生活方式更健康,享受医疗保险和服务的机会也 更多。

6.爱运动的宅人寿命长爱冒险的家伙会短命

众所周知,传统的医学研究大多集中在对疾病起因和治疗的探索上 。但早在上世纪40年代,美国哈佛医学院的一个研究小组,就已开 始明智地另辟蹊径,决定设立专项研究,重点探寻保持健康状态的奥 秘。专家们当时选择了268名生理和心理均十分健康的大学男生作 跟踪调查对象,每过2年就对他们作一次问卷调查,每过5年作全身 体检一次,每过15年则面谈一次,直至今天。研究小组负责人、精 神病学博士维迪安特回顾说,所有接受调查者在开始时都很健康,而 专家们特别关注的是他们的性格特征,以及应对困难的水平和能力。

专家们发现,情绪稳定性格的人往往处在自我满足的心态中,对人 生少抱怨,很少有沮丧或压抑感,极少酗酒或服用镇静药物,婚姻也 较稳定,过的是一种在某些人看来缺乏激情甚至枯燥的生活。相反, 性格爱冒险的人却往往不满足于现状而情绪经常起伏不定,由此也较 易接触毒品或染上酗酒、吸烟等恶习,服用镇静药物的频度和剂量都 大得多,因为出现情绪失常较为经常。

那么,在健康和寿命上,两组人最后出现了多大的差距呢?最后的 统计显示,在前者(即不爱冒险、知足长乐者)中,仅占5%的人死 于75岁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后者(即爱冒险、不满足现状 者)中,高达38%的人死于75岁前。

无独有偶,英国爱丁堡皇家医学院临床心理专家维克斯医生也刚刚 结束了一项为期60年的同类跟踪调查,甚至还重点研究了一些“怪 人”,即举止行为不太符合一般社会价值观的人。他认为,在某些方 面,他确实同意“不爱冒险者较为健康长寿”的结论,但他又强调, 这并非是促成健康长寿的最重要因素。

据维克斯医生的研究,具“爱动”(包括经常活动和喜爱体育运动 )性格的人,才可能是“真正”的健康长寿者。他指出,如果长期不 动,到中老年时体重往往超重,与之相关的疾患便接踵而来,即便情 绪再稳定,寿命总会被打上折扣。据此他总结说,一个人既喜爱活动 或运动,情绪上又保持着满足感,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健康长寿 。他还补充说,如果再加上善于应付压抑、沮丧等负面情绪,饮食习 惯科学,家庭生活和谐,那么健康长寿的几率还会随之增加。

我国心理学家则对107位90~102岁的长寿老人进行气质和 性格的调查,结果表明,长寿老人的气质类型以黏液质者居多(42 .1%)。这是因为黏液质者说话、行动缓慢,心平气和,自制力又 强,拥有平和、均衡等有利长寿的性格。另外,多血质中长寿者也不 少——由于多血质的人灵活敏感,爱好交往,和蔼可亲,注意力和感 情都易转移,而这些因素对维持大脑皮层活动平衡有积极作用,能达 到消除疲劳、缓解紧张、振奋人体器官的作用,无疑对健康长寿也是 有益的。

相反,一些内向性格,日常生活不合群的抑郁质和遇事急躁、情绪 变化快的胆汁质者,多表现为心胸狭窄、性情暴躁——心理学家把这 两种性格称为“C型性格”,并强调说他们往往与长寿无缘。

7.晚生孩子全家长寿

一项针对200万人的历史资料研究表明,如果你的家族成员普遍 晚育,那么家族的人可能会普遍长寿。

盐湖城犹他大学的肯-R-史密斯博士和同事研究发现,在四五十 岁生育的女性更长寿,她们的兄弟也是如此,但兄弟的妻子却不会这 样,这表明可能会影响晚育与长寿关系的因素是基因,而不是环境。

史密斯和他的研究小组在发表于《老年医学:生物科学》杂志上的 报告中称,研究表明,怀孕和生育相对较晚,且没有利用辅助生殖技 术(ART )的女性在更年期后更长寿。为研究她们的亲属是否也 会长寿,研究人员还查阅了出生于1800年至1869年间的11 604位犹他州男性居民,以及1670年至1750年间生活在魁 北克的6206位男性的资料。所有被调查的男性都至少有一位活到 50岁以上的姐妹。

史密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被调查女性显然没有使用ART技术 或现代避孕法,并且在两种文化背景下(分别为摩门教和天主教)女 性都尽量延长生育期,因此这些记录是研究自然生育的绝佳资料。他 在采访中解释道:"我们研究的基本属于一种生物现象。并不是女性 故意选择晚育,而是这恰好反映了她们晚育的能力。"

通过对这些女性的调查,研究人员发现,晚育确实与长寿有关。对 14123位犹他州女性的调查结果显示,与更早生育的女性相比, 41岁至44岁之间生育最后一个孩子的女性在50岁之后的死亡率 要低6%,而45岁及以上生育的女性年死亡风险概率则要低14% 。

对4666位加拿大女性的调查结果与之类似。在42岁至44岁 半生育孩子会使女性年死亡率降低7%,而在44岁半及以上生育孩 子的女性年死亡率则要低17%。

这些女性的兄弟也从中受益。这对那些至少有三个姐妹,且其中一 位姐妹晚育的男性影响最大。在犹他州居民中,这类男性死亡率比其 他人要低20%,对魁北克的被调查者来说,死亡率则要低22%。

史密斯解释称,研究结果表明,在两种性别中,使女性相对晚育的 基因都会使人长寿。他补充说,现今研究晚育对寿命的影响很困难, “在当今社会与晚育相似的生理状态是较晚的更年期。”

史密斯和同事还将研究晚育和寿命的关系是否与心脏病和癌症等致 人短命的疾病有关。他表示,如果研究结果显示这并不与特定疾病相 关,而却在全球有更广泛的影响,这将表明此类基因也许对延缓衰老 起到基础性作用。

8.长寿果真有基因

美国波士顿衰老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最近通过对137组长寿的兄 弟姐妹(共300余人,年龄为91-108岁)的脱氧核糖核酸进 行了详尽的比较和分析,发现长寿者身上果然具有与众不同的所谓“ 长寿基因”,而且还找到了这些“长寿基因”的大概位置。

主持此项研究的波尔斯医生指出,百岁老人十分罕见,在人口中仅 占万分之一,但当你在一个家族中发现竟有好几个百岁老人时,你就 能相信:长寿不仅取决于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而且更取决于基因的 作用。这就是说,遗传优势在决定一个人能活得较长时,起的往往是 主导作用。

接受研究的这些长寿老人大多没有特别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其中有 少部分人年轻时还吸烟、酗酒。在对他们的脱氧核糖核酸进行了研究 之后,科学家们便把注意力集中在包含有100-500个基因的人 类第4染色体当中具有一个或几个“长寿基因”的某一段上。科学家 们发现,绝大多数百岁老人的第4染色体上都有这么特别的一段。科 学家们认为在这一段里,一定有起决定性作用的重要基因使得他们能 活到如此大的岁数。

众所周知,衰老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成千上万个基因和客观环 境时时刻刻在相互起作用,但某些人比其他人会多活上20-25年 ,那恐怕就得归功于某种特殊的生存优势了,而这生存优势,却往往 来源于相对较少的几个基因——这比原先科学家们想象的可能有多达 1000多个基因在影响人的衰老过程要少得多。

参与此项研究的另一负责人孔克尔医生披露,他们希望在6个月至 1年时间内找到这一个或几个长寿基因。尽管“长寿基因”究竟如何 作用于人体尚不可得知,但他可肯定他们的研究方向是正确无误的。

波士顿衰老研究所所长费里特则强调,“长寿基因”起的作用无疑 与抵抗疾病有关。长寿者在进入老年后往往似乎受到某种特别的保护 ,不会染上那些让人在较年轻时就命归西天的疾患,因而从基因角度 来讲,它们是帮助人避免老年性疾病的“好基因”。事实上,接受研 究的老人们大多健康状况十分良好,而且并不罹患在一般老人中十分 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中风、糖尿病、痴呆症等病症。

发现“长寿基因”的实际意义在于帮助科学家研制出某种新药,以 便在没有“长寿基因”的人的体内,模仿传达“长寿基因”指令的蛋 白质的作用,使更多的人避免或推迟伴随着衰老过程的一系列病症, 最后实现“长生难老”之美梦。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为纪念尼克松访华40周年发表讲话(全文)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为纪念尼克松访华40周年发表讲话(全文)






谢谢。非常感谢大家。谢谢。我很荣幸能在这里和你们一起纪念尼克松总统非凡的中国之行40周年。



我想感谢美国和平研究所的每一位人士,尤其是理查德•所罗门(Richard Solomon),他当年担任政策规划主任(Policy Planning Director)和主管东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Assistant Secretary of State for East Asia),对中国了如指掌。特别令人高兴的是,理查德,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这座漂亮的建筑。塔拉(Tara),我要感谢你,如果参议院批准的话,我们都非常期待塔拉到国务院来加入我们的行列。因此,非常感谢你。

我还要特别提到尼克松-考克斯(Nixon-Cox)家族的所有成员。还有特里希亚(Tricia),谢谢你,因为你绝对正确;对于那些没有经历过作为第一家庭成员的非同寻常的荣耀和挑战的人,很难清楚地解释这层密切的关系。但我非常感谢你和你妹妹所做的努力,真正地为你们的父母带来了崇高的荣誉。这不仅是你父亲中国之行的纪念日,而且这也属于你母亲,我认为这值得我们纪念。



我要感谢在座的罗恩•沃克(Ron Walker)和理查德•尼克松基金会(Richard Nixon Foundation)的所有人员,以及在座的各位国会议员和各位大使,包括中国驻美国大使张业遂。非常感谢各位的光临。



1972年那个不平凡的一周所发生的事情得到了研究、分析和讨论,被搬上了舞台和屏幕,甚至被编入歌曲传唱。然而,我们仍可以讲述很多有关那次北京之行及其开启的这种关系的情况——以及我们作为40年前这一努力的最大受益者如何培育这种关系,使之迎接挑战并抓住这个时代的机遇。



首先,我想对为尼克松总统的这次访问以及后来美中关系发展进程中的一个个里程碑做出贡献的所有人士表示敬意。而且我知道,在那些日子里,你们有幸听到早年那些战略大师的话,其中包括: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他1971年与周恩来有过第一次握手,并仍在以雄辩的演说和文字畅谈今天的中国;兹比格•布热津斯基(Zbig Brzezinski),他曾在卡特政府任内负责处理关系正常化事务;布伦特•斯考克罗夫特(Brent Scowcroft),我看到他理所应当地坐在前排,他很有策略地应对了天安门广场抗议期间的动荡阶段;温斯顿•洛德(Winston Lord),他在尼克松举行会谈时是一位年轻的记录员,后来成为我们的驻华大使。



我也向在幕后工作的外交人员和文职人员致敬。作为国务卿,我在这方面学到了很多。我们这些站在最前沿的人,之所以能站在最前沿是因为已完成的各项工作为我们打好了基础。具体到那次访问,我要提到芮效俭(Stape Roy),这个著名的“传教士之子”,后来担任了大使;杰夫•贝德(Jeff Bader),他1981年去过中国,并在随后的30年中成为我们对华政策的守护者;傅立民(Chas Freeman),他在尼克松总统与毛泽东会谈时担任翻译,后来成为我们驻北京使团的副团长。



还有那些已经辞世的人,包括理查德•霍尔布鲁克(Richard Holbrooke),他在成为主管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时是有史以来担任此职的最年轻的一位;李洁明(Jim Lilley),他在1989年以及那以后种种富有挑战性的事件中出色地履行了我国驻中国大使的职责。



此外还有曾与尼克松总统同行并在他访问期间从各个角度进行报道的新闻记者,其中包括特德•科佩尔(Ted Koppel),我看到他也在座。多亏了他们,我国各地的人们才能跟上尼克松总统的每一步行程。



1972年,我还是一名法学院学生。我是一个学法律的穷学生。我买不起电视机。但我不想错过创造历史的事件,所以我就租了一台——那种竖着“兔子耳朵”的便携式电视机。我把它搬回我的公寓,每天晚上收看电视,看到一个我有生以来一度被隔离在视线以外的国家的一幕幕景象。和许多美国人一样,我目不转睛地观看,为我们藉由我们的总统所取得的成就而感到自豪。

尼克松总统称之为“改变了世界的一周”(the week that changed the world)。但其实这句话仍嫌过轻。

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极为孤立。贫困现象随处可见。文化大革命将几乎所有的外国人以及外国公司、外国书籍甚至外国思想拒之门外。当尼克松总统的车队在北京行进时,美国代表团注意到这座城市安静得令人发毛。当时到处都有人群,但几乎无声无息。



然而在短短几十年内,中国已成为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亿万中国人民已摆脱贫困并参与全球经济。北京、上海及其他城市已变成喧闹的、快节奏的、全天候的商业和文化中心。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世博会都是非常成功的展示会。而且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地缘政治大国,在几乎每一张会议桌前都有一席之地,在全世界几乎每一个重要的机构中都发挥着作用。

因此,毫无疑问的是,今天的中国与1972年的中国完全不同。这种转变首先归功于中国人民及其领导人的艰苦努力和坚定意志,但也得到对他们的进步给于支持和襄助的全世界人民的鼓励,同时还可直接追溯到40年前的那一个星期。



“空军一号”(Air Force One)在北京降落之前,中国完全处于国际秩序之外。那次访问是中国参与的开端。从那以后,中国努力走出当时的孤立处境,以更合作的态度同其他国家交往。这些努力已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的惠益。现在,完成这个进程对于中国巩固其新获得的地位并推进已取得的杰出成就至关重要。

中国能否这样做,将产生深远影响,不仅关系到中国,而且关系到美国及整个世界。因为40年来,不仅中国改变了面貌,美中关系也焕然一新。



1972年,连接我们两国的只有一个狭窄的官方渠道——一名政府官员同另一名官员对话。今天,连接我们两国的种种关系构成的网络是巨大和多种多样的,涉及我们两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我们两国的经济密切相连。我们两国的安全也是如此。我们都面临着核扩散、盗版和气候变化等共同威胁,而且都需要对方的合作来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也面临着共同的机遇,机遇为决定我们两国关系发挥的作用远远大于威胁。因此,我们拥有这样的机会,如果我们抓住它,就能共同努力促进繁荣、推动创新并改善我们两国人民及全世界人民的生活。



我所说的“我们”不仅包括我们两国政府,尽管政府是非常重要的。每一天,在我们两国的各个地方,管理人员和企业家、科学家和学者、艺术家和运动员、学生和教师、家庭成员以及各行各业的公民都在打造、推动并丰富双方的关系。这一切汇集起来就反映了范围极其广泛的各种重点议题、关注和观点。而且他们都与我们如何建设一个共同的未来利害攸关。发挥他们的才干、创意和能量将使美中关系更加深入、更加持久,远远超出两国政府单凭自己的力量所能做到的。



就像我1972年租用的那台电视机。那时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频道可供我们选择。事实上,我隐约记得,当时我们有3个电视频道,我想那时候我们可能已经有了公共电视台,但我不能肯定。如今,电视频道多达900多个,而且还在增加。中国和我们之间的各种渠道也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但随之而来的也会有种种挑战,因为这种关系对许多人而言影响如此重大、如此切身。它的确会与我们国内政治有关联,是的,在两个国家都是如此。你们知道,美国和中国都搞政治。现在人民发表意见的方式是在过去的年月不存在或不可能的。这个政治层面给双方都带来了复杂因素,也使我们确保我们的伙伴关系取得成效变得更重要。



所有这些给我们合成了一种与过去不同的关系。我们两国从几乎无任何关系可言、彼此几乎毫不相干,变成完全地、无法避免地相互依赖。对于两个拥有悠久的独立传统和各自深厚的文化与历史根基的国家来说,这种情形至少可以说非同寻常,需要太平洋两岸都对思维和行为方式作出调整。因此,我们应该如何就不仅我们两国所面临的新挑战,而且可说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挑战,作出反应呢?



1972年时,美中关系课题从许多方面来说,是深植于冷战环境中的一个典型的20世纪外交行动,注重于建立正式关系,为和平交往奠定基础,并建立起基本的相互理解。而2012年的美中关系课题已完全不同。确实,它在世界国家历史上前所未有。美国在力求与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共同努力,力促其发展成对全球安全、稳定和繁荣作出积极贡献的国家,同时也维持和巩固美国在日益变化中的世界的领导地位。而且,我们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努力避免陷入不健康的竞争、对抗或冲突;避免以牺牲他方利益进而损害相互关系作为成功的代价;并且做到不疏于履行我们对于国际社会的责任。我们在共同树立典范,力争在合作和竞争之间达到一种稳定和彼此都能接受的平衡。这是没有先例的做法。我们必须将它处理好,因为此举攸关重大。



经过三年的密集接触以及其中的成功与挫折,我们对仍然存在的障碍已一目了然。可以理解,仍然存在着我们必须回答的问题和我们必须处理的误解。例如,在美国和世界其他地方,有些人提出——或许今天有人提出过——中国的崛起是坏消息,认为随着中国更加繁荣和在国际上有更大的发言权,我们的关系将自然转向对抗,或者,美国将因此而无可避免地走向衰退。与此同时,在中国也有些人担忧,美国决意要遏阻他们的崛起、限制他们的进步,以牺牲他们的利益为代价来推进我们的利益。



对于对方的意图仍然存在着猜忌和不信任,尤其是在军事领域。正如基辛格博士(Dr. Kissinger)最近在《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杂志中所述,“双方必须懂得,由于一些微妙的因素,某些显然是传统的、合理的做法也有可能在双方之间引起极深的忧虑。”我们必须通过逐渐形成一个建立信任的框架,以直接和富于建设性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意味着要回归两国关系的首要原则:在支持正在崛起的中国与增进美国利益之间并无本质矛盾。一个蒸蒸日上的中国对美国有利,一个蒸蒸日上的美国对中国有利。



正因为如此,我们在1972年帮助中国摆脱孤立,正因为如此,我们60多年来为该地区的和平与安全给予保障,为中国卓越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我们支持把中国纳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国际性组织;我们把20国集团(G-20)提升为国际交往论坛,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中国在其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在哥本哈根(Copenhagen)及其后续气候会议中,我们把与中国合作作为一个重点;在一个又一个问题上,我们不仅欢迎而且大力支持中国的参与,我们还呼吁它发挥领导作用。



因此,对于那些怀疑“美国是否试图遏制中国?”的人们,我们给予明确的否定回答。事实上,我们为中国自身发展到今天铺平了道路。我们是一个欢迎他国成功的国家,因为我们相信,当任何地方的人都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他们的生活时,这对所有人都有益。如果中国的崛起意味着我们将有一个越来越有能力和参与的合作伙伴,那对我们是好消息。我们将抓住一切机会进行接触交往,因为我们的国家不是一个要自己坐享领先地位的国家。我们是一个对我们的地位和我们能够通过竞争取得成功有自信的国家。



美国所做的外交、经济和战略选择反映了这一根本的信念。当然,说一个兴旺发达的中国有益于美国,或者反之亦然,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因为如我们大家所知,各国寻求发展有不同的方式。对于中国,对于任何国家,成功必须以负责任的方式去实现;即不是由他人承担代价,而是以有助于地区和全球利益的方式去实现。



正是在这个方面中国要做出选择。中国的力量、财富和影响将它迅速推到了国际秩序中的一个新行列。中国的语言和行动会在全球各地引起反响;哪怕是仅仅改变自身,中国也会对它周边的环境产生影响。同时,中国仍然在建设经济的宏伟大业,把发展带给千百万更多的中国人。我的中国同行经常充满激情地谈起他们的国家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因此,中国面临着在发展的需要和它作为一个新兴全球大国所承担的责任之间取得平衡的复杂任务。或如我的中国朋友有时所说的那样,中国是一个重新崛起的全球大国,当然,这是因为中国是一个有着几百年、几千年巨大影响的国家和文化。



我向我的同行指出,中国的回应有时是力求两者兼得,我把这种做法称为有选择的利益相关者。在某些论坛中,在某些议题上,中国希望被当作一个大国来对待;而在另一些方面,则希望被当作一个发展中国家。这完全可以理解,因为中国具有这两者的性质。但是,世界期待中国发挥一种与其新地位相称的作用。这意味着它不能够继续做一个有选择的利益相关者。



我很清楚有关中国和其他新兴大国的崛起的讨论,讨论通常这样开始并往往以同样方式结束,人们只是说:“伴随强大的影响力而来的是重大的责任”——我想,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句话来自电影《蜘蛛侠》(Spiderman)(笑声)——然后就此作罢。但是,我们必须督促自己,把这句话化作每一天的实际行动。

简单地说,全球政治的逻辑中即包含了影响力与责任之间的联系。随着国家变得日益强大,国际体系是否成功对其产生的影响也就自然增大,因为如果这个体系失败,它们的损失会更大。同时,世界对它们的期待也自然会更高,因为它们可以为加强这个体系做出更大贡献。但是,比这更重要的是,国际社会希望能够确信,一个国家日益增强的力量将被用来造福所有的人,这不难理解。鉴于崛起中的国家对安全和稳定带来的历史性挑战,它们因此有着特殊的义务以具体实在的方式表明,它们将选择具有建设意义的道路。这对于像中国这样一个取得令人瞩目的迅速增长的国家来说尤其如此。



由于新兴国家有着如此巨大和日益增长的影响,如果允许它们基于其短期利益有选择地利用基于规则的国际体系,最终将导致这个体系无法运行,从而使大家共同陷入贫困。话虽如此,这一国际体系并不是静态的。为一个较早的历史时期制定的规则和机制不一定适用于今天。因此,我们必须共同努力,修改和更新这些规则和机制。的确,我们已经开始这项工作。在贸易和气候等问题上,制定新的规范和机制的努力已经在进行之中。我们无意对这个体系中已变得不相干、或者不适于应对我们时代的挑战、或只对一些国家有利而对另一些国家不利的部分抱住不放。这会成为国家撇开合作自寻门路的诱因,对它们或对我们都毫无裨益。

但是,我们知道有行之有效的原则。我们不可将它们放弃,如维护开放、自由、透明和公平的经济秩序;以有节制和透明的方式增进安全,从而避免发生误解和不必要的冲突;以及保护人权和基本自由,这些的确代表放之四海的价值和全人类所固有的尊严。中国已经在一些区域和全球问题上展现了更强的领导作用,如打击盗版活动和支持全球经济复苏。中国也对联合国在全球的维和使命作出重要贡献,我们欢迎这些步骤。但是,我们确实认为中国必须进一步充分担当起它在世界上的新角色,让世界相信,中国将不仅在今天,也不仅是在某些问题上,而是将长期地发挥积极作用,促进安全、稳定与繁荣。



因此,全世界现在正注视着中国,并提出这样一些问题:中国是否会调整它的外交政策,为解决地区和全球问题发挥更大的作用,进而使其他国家也获得成功?中国是否会运用它的力量帮助结束像叙利亚等一些地方的对平民的残酷暴力?中国是否会对它的军备发展以及它的军事战略、方针和项目有所解释,从而消除不安,使邻邦放心,避免误解,并帮助维持地区安全?中国是否会遵守几十年来使国与国之间得以进行和平贸易的国际海事法律和惯例?中国是否会更积极地为确立网络空间的国际标准而努力,从而使人人能够上网,使在中国和其他地方的人都能得到因特网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中国是否会利用自己的经济地位加强基于规则的全球贸易和投资体系,从而在推进中国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为全球发展作出贡献?



作为经济伙伴,我们有可能做到让我们两国有更多人就业、经商、投资、创新和致富。我们能否做到这些,取决于我们如何处理彼此之间的一些分歧。中国有中国希望的东西,包括在美国得到更多的投资机会。我们也有我们希望的东西,包括取消对美国公司的歧视并保护它们的知识产权;取消给予国内公司的不公平优惠;让美国的商品、产品和服务有更多机会,以及结束在我们看来是不公平、扭曲性的货币措施。



我们希望同中国有更多的贸易和投资交往,因为我们相信加强经济活动和健康的竞争是有益的。但是,竞争要健康,就必须公平、基于规则和透明。因此,我们将继续与中国一道努力,敦促中国实行改革,相应地,我们也将听取中国希望我们作出的改变并采取行动。



最后,我们的确要问,中国能够履行它的职责,保护普遍的人权和基本自由吗?这是一个我们长期存在深刻分歧的领域。即使我们两国变得更加相互依赖,美国无疑仍将坚持我们的原则和普遍适用的人权标准。我们相信,发展会给各地渴望自由表达的人民带来机会,无论是通过因特网,在公共广场,还是在厂房车间。所以,我们确实相信,同所有地方的人一样,中国人民有自己正当的渴求。我们确实相信,人人都应受到独立的司法体制的保护,不遭受专断行为的侵害。我们也确实相信,不仅在中国,而且在所有地方,不同的宗教、语言和不同的文化都应受到尊重。实行支持这些目标的改革将使人民与自己国家的成功更加息息相关,从而带来社会的更大稳定、繁荣与和平。



现在,这一类问题是我们与中方有关人员随时面对的问题。我个人对过去三年来我们之间进行的开放、坦诚的对话感到非常庆幸。我们对中国在40年里取得的成就深怀敬意,并希望今后继续取得这样的成就。



我认为,过去三年来我们与中国的主动接触延续了两党一致的传统,这一传统获得自从尼克松以来历届总统的支持。我们就每一个重大事项进行磋商;两国政府没有一天不在相互联系。本届政府启动了双方的战略与经济对话(Strategic and Economic Dialogue)和战略安全对话(Strategic Security Dialogue),我们就几乎你们可以想象的所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包括贸易政策、反恐怖主义、人权、边界安全等等。双方高层领导人多次互访,两国元首会晤十余次。今年晚些时候,在五月,我将再次访问中国,这将是我就任国务卿以来对中国的第六次访问。

在做出所有这些努力的同时,我们也在广泛加强与整个亚太地区的关系。我们加强了我们与我们的条约盟国日本、韩国、泰国和菲律宾的关系。我们扩大了与其他新兴国家的关系,包括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和新加坡。我们加强了与台湾的非官方关系。我们同缅甸恢复了接触。我们对地区多边机构投入资源,包括东亚峰会(East Asia Summit)和东盟(ASEAN)。我们增加了经济交往,更新了我们的地区军事态势,加强了我们推动法治和普遍人权的工作。概言之,我们夜以继日地工作,尽一切努力捍卫和增进整个亚太地区的安全与繁荣。与中国发展积极、合作和全面的关系对上述每一项目标都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对这一伙伴关系是有承诺的。现在,我们和世界上其他方面正在期待中国发挥更大的领导作用。中美两国不能解决世界上的所有问题,但是我认为,没有中国和美国,任何全球性问题可能都得不到解决。我们希望中国成为一个全面的利益相关者,积极承担它作为一个重要的全球行为者的角色,努力加强中国自身的成功和我们的成功不可或缺的国际体系。在此期间,我们将继续寻求利用每一个机会与中国接触,不仅是在政府层面。我们将继续公开探讨我们的分歧,尽我们所能开发更多合作渠道。总之,我们将继续今天在座的许多人于40年前开启的旅程。

1972年,当尼克松总统在北京走下飞机和周恩来握手时,中国总理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呵!”几天之后,尼克松总统向他的东道主敬酒时说:“长城令我们想到,在几乎一代人的时间里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之间有一堵墙。在过去四天里,我们开始了拆除这堵墙的漫长过程。”双方都承担着风险,但他们决定接触是值得的。他们知道,如果这次高峰会晤进展顺利,我们两国之间的对话将继续进行,并可走向合作,最终双方都将从中受益。



这正是后来发生的情况。至于在这次访问之前中国和美国存在分歧的每一件事情,访问之后分歧依然存在。但是,我们开启了一场对话,帮助我们缩小了分歧,拓宽了我们之间存在共识的领域。于是,我们有了今天的关系,并且这一关系的重要性和广泛性不亚于世界上任何这类关系。



我们目前正在寻找一个答案,一个新答案,以便回答一个古老的问题:当一个地位确立的强国和一个新兴强国相遇时会有何结果?我们需要一个新答案。我们没有选择。互相依赖意味着一国的成功取决于另一国的成功。我们要谱写一个与过去全然不同的未来。从理论上来说,这一任务无比艰巨。但是,我们曾经完成了许多艰巨的任务。



我曾希望我在参观上海世博会美国馆时,40年前的那些领导人当时都能在场和我一起参观。我们的中国朋友把我称之为“美国馆之母”,我感到非常自豪。对我来说,印象最深刻的是我们邀请了学中文的美国年轻人担任我们美国馆的解说和接待工作。在这个幅员广袤、地大物博的国家,来自四面八方的中国人看到欢迎他们的拉美裔年轻人、美国非洲裔、美国亚裔、白种人 我们在美国的所有族裔 用中文跟他们讲话感到惊喜。人们相互提问题,说笑话、进行交谈,介绍自己来自何处,气氛融洽令人难忘,体现了对40年前勇敢迈出的这一步的强烈支持,对我来说是前所未见的。但它也提醒我们,不论作为国务卿、总统,还是总理或外交部长,我们做这项工作是因为我们都必须努力为这些年轻人改善未来。为了让他们将来获得机会,我们愿为他们服务。



当年尼克松总统在北京下机时,我们两国相隔多么遥远,自那时以来我们又共同取得了多么大的成就。请让我们记住这些并从中获得启迪。这一段历史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人们如果共同努力克服分歧并找出共同点,不仅为自己,而且也为他人的利益,就有可能取得进展。现在需要我们尽力保证我们的未来甚至要比过去更有希望。非常谢谢大家。(掌声)。





来源:2012年3月7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办公室

2012年10月27日星期六

理解 支持 激励和尊重

理解 支持 激励和尊重


我们晚晴是哈密尔顿中老年华人侨胞的一个群众性组织,它自2008年建立以来,短短几年已迅速发展壮大起来,会员越来越多,活动内容越来越丰富,知名度也越来越高。这是我们全体会员积极参与,热诚支持和历届理事(委员)会无私奉献得来的成果。

晚晴的理事(委员)们不是竞选而是推选出来担任的,虽说事前也征求过个人意见,但总是被劝说千万不要推辞,因而许多人是勉为其难的。但他们一旦被推上岗位,大多都能履行职责,热心为大家服务,受人称颂,群众会记得他们的。

历届理事(委员)都为晚晴做了许多奉献,他们不仅奉献了时间,奉献了精力,有的有时还自掏腰包奉献了钞票。就拿本届的几位理事来说吧,有的身兼数职,既要忙晚晴内部的事,又要到外面四处交涉联系,有时忙到午饭也吃不上,勤勤恳恳,毫无怨言,有时家里人不理解,颇有微词;有的病未痊愈,带病筹划各种活动;有的默默无闻地忙着许多烦人的琐事;有的刚从中国回来,顾不上安顿好家里的事,就来晚晴做事,如此等等。许多事有的我们看到了,但许多辛苦无奈的事我们并不知情。理事们也是普通的人,他们这样无私地奉献,最需要的是什么呢?最需要的是我们全体会员对他们的理解,支持,激励和尊重。理解是最大的支持,支持是最好的激励。理解,支持和激励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尊重。

我们都希望晚晴有一个好的领导团队,带领大家把晚晴办得更好。那就让我们以实际行动给这个领导团队多一些理解,支持,激励和尊重吧。





文稿:徐春萱 郑 萤









餐桌上的调血降脂黄金搭档

餐桌上的调血降脂黄金搭档


高血脂是目前一个高发的疾病,原因是吃的好了,喝的好了,动的少了,郁积多了,就导致血管里的血脂堆积了,堆积多了就导致血管硬化,血管堵塞,就导致了冠心病、心肌梗塞、脑中风、肾硬化等疾病。

但是提到降血脂大家都认为只有服用调血脂药才有作用,一些人(包括一些医生),都曾经很“崇拜”深海鱼油降脂效果,但深海鱼油在我国很昂贵。其实,很多价廉物美的食品具有降脂作用。而且如果你服用调血脂药血脂正常了,但是仍然不控制饮食,停药后血脂很快就会升上去。所以,搞好餐桌上的“调脂药”是养生保健的好方法。

(1)茄子+大蒜。老王的啤酒肚反映了他富裕的生活方式。一天老王到我门诊测血压。老王说:“听说生吃茄子可以降血脂。”他想试一试,问我可以吗?我告诉老王茄子是有一定的调血脂作用,但不是生着吃,而是要清蒸茄子大蒜调味,可以起到较好的食物调血脂的作用。老王回家试了一个月,再到医院一测血脂居然正常了。其实,茄子皮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P,有显著的降低血脂和胆固醇的功能。此外,茄子中还含有大量的皂草甙,也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茄子在肠道内的分解产物,可与体内过多的胆固醇结合,使之排出体外。而大蒜具有明显的降血脂和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能有效防止血栓形成。

(2)洋葱+苦瓜。李大妈身体很胖,经常口苦胸闷,心情不舒畅,特别喜欢睡觉,老是觉得周身困重。到医院一查是高脂血症,可是李大妈对服用药物特别反感。她向我请教,我根据她的痰湿内热的体质告诉她一个好办法就是洋葱拌苦瓜食用,洋葱和苦瓜用水焯过,用醋凉拌,当做小菜每天食之,三个月后李大妈再查血脂发现已经正常。原来洋葱是极少数含有前列腺素A的蔬菜,前列腺素A是一种较强的血管扩张剂,能够软化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促进引起血压升高的钠盐等物质的排泄,因此既能调节血脂,还有降压和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更难能可贵的是,洋葱中含有一种洋葱精油,不仅可降低胆固醇,改善动脉粥样硬化,还能升高“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

(3)菜花+芹菜。黄大爷是一个典型的便秘伴有高脂血症的患者,经常服用用泻药很是痛苦。我认为黄大爷有决心通过饮食调血脂。就告诉了王大爷菜花和芹菜焯水后,加一盒酸奶制作蔬菜色拉。每天晚上食之,三个月后王大爷的便秘好了,血脂也正常了,王大爷忙打电话问我是什么原因。我告诉他菜花热量低,食物纤维含量很高,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菜花含类黄酮较多。而类黄酮是一种良好的血管清理剂,能有效地清除血管上沉积的胆固醇,还能防止血小板的凝集,减少心脏病的发生。芹菜不仅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还含有较多的粗纤维,能增强胃肠蠕动,有很好的通便作用,能帮助排除肠道中多余的脂肪。

(4)绿豆芽+黄瓜。孙奶奶是一个肉食主义者,喜欢吃肉,尤其是肥肉,所以血脂查起来很高。但是孙奶奶服用他汀类调血脂药后出现肝功能损害,转氨酶升高,所以,孙奶奶一定要想别的办法,由此我想到了食疗。于是我向孙奶奶推荐绿豆芽+黄瓜的组合,可以凉拌,也可以炒着吃,也可以煮汤等等。半年后,孙奶奶的血脂基本达标。绿豆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降胆固醇食物,绿豆芽的膳食纤维,能帮助清除体内垃圾,还可以与食物中的胆固醇相结合,并将其转化为胆酸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胆固醇水平。黄瓜有清热、解渴、利尿作用,含有大量纤维素,能促进肠道排出食物废渣,减少胆固醇的吸收,可抑制体内糖类转变成脂肪,有减肥和调整脂质代谢的特殊功效。

(作者董飞侠系温州市中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医师)

中新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

中新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


 

驻新西兰大使徐建国说:中国和新西兰1972年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已发展到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两国在政治、经贸、科教、人文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不断加深。中新互利共赢的全面合作关系已成为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双边关系的典范,成为不同政治制度、文化背景、发展阶段国家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典范。

 政治上,双方高层交往密切,政治互信不断深化,为双边友好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两国领导人频繁互访并在国际多边场合会晤,不断就双边关系重大问题进行深入交流。中新双方均能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政治互信不断增强。

经贸上,两国合作正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方向发展。2008年签署生效的中新自由贸易协定是中国同发达国家签署、实施的第一个自贸协定。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动荡的背景下,这一自贸协定为经济复苏、推动双边经贸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年,中新双边贸易总额达133.3亿新元(约合108.8美元)。中国已成为新西兰第二大贸易伙伴和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徐建国说,中新两国领导人在2010年就提出了2015年双边贸易额突破200亿新元的目标,中方对此充满信心。

在科教、旅游等人文领域,两国的交流与合作也取得丰硕成果。中国已成为新西兰最大的海外留学生来源地和成长最快的海外游客市场。目前有4万多中国留学生在新西兰求学,也有很多新西兰学生前往中国留学。新西兰“汉语热”也不断升温。

在文化交流方面,自1998年起,中新两国每年互办电影节,第六届新西兰电影节即将于本月在北京、青岛和广州举行。以“欢乐、祥和、丰富、精彩”为主题的春节文化也受到新西兰当地民众的欢迎。为纪念中新建交40周年,两国国家博物馆还将于年内举办交流互展。

徐建国说,今年2月,新西兰政府发布了《中国战略报告》,提出了发展中新关系的5大战略目标,为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活力,也表达了新西兰政府对发展中新关系的真诚意愿。我相信,在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努力下,中新关系将书写更加美好的新篇章。



据新华网报道







10月24日晚晴向80岁老人祝寿照片。

10月24日晚晴向80岁老人祝寿照片。
摄影:乔多福